无数餐饮人奔向这座城市,为什么撞了南墙都不回头

深圳的潮牌餐饮,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个门店一年可以换三四次门头,餐厅的平均寿命2.1年。这么多的餐饮品牌,却很难喊出一个响亮的名字。

深圳,你还要做餐饮的试验田吗?

01

潮牌短命 VS 品类疯狂

这三四年,深圳不少潮牌餐厅火了,又很快消亡了。

我曾经看过一家餐厅,一年之内换了三次门头,蒸汽海鲜火锅、小龙虾、椰子鸡先后成为店内试验品,几个品类之间的更换几乎是无缝隙对接。

2015年被称为深圳“龙虾年”,在酝酿了半年的小龙虾热度后,第二年达到疯狂状态,光是3~5月两个月,新增的龙虾主题餐厅就超过600家。

很多人看到的只是刚开业时排队的热闹,却看不到一年三次易主的无奈,也看不到90%的小龙虾店,开在春天,却熬不过冬天。

▲一个个品类换得有多快

然而大家更愿意相信的是下面的案例。

牛蛙界“蛙来哒”,烤鱼界“探鱼”,米线界的“云味馆”,椰子鸡界“同仁四季音乐餐厅”……天天排长龙,有的一天翻台19轮,有的排号排到1000多号。

是的,这些案例从目前来看是成功的,也是让所有创业者都沸腾的,但是它们只是几万家餐厅中的极少数,并且也是辛辛苦苦熬出来的。

深圳餐厅的平均寿命仅仅2.1年!比国内原本可怜的平均值——3年,还要少约1年。也就是你刚掏完老底,再东拼西凑整了100万开了个餐厅,装修完投了一轮广告,就差不多要关门了。

02

潮牌膨胀VS商场激增

深圳的餐饮和其他所有城市都不同的,是几乎所有餐饮都开在购物中心里。为什么?深圳没有胡同,所以只有小部分街边店。

那购物中心是什么时候兴起呢?应该是万象城的带动。2004年开业的万象城,至今依然是深圳最成熟的商业综合体,它至今依然是风向标。再到后来益田假日广场、海岸城等的开发,更大力掀起了这股浪潮。

▲万象城掀起深圳商业综合体的浪潮

当时的商业综合体还是稀罕物,而后趋于供求平衡,直到2014年开始,商超体量陡然大增,演变成现在的供过于求,商场自身都难保,更别说进驻的餐厅。

商超本身数量疯长,同时又遭受电商冲击,使得餐饮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餐饮所占比例从原来20%激增到40~50%。

那么这些激增的餐厅从哪里来,很明显,是一个又一个潮牌。那些原来在别的商场做得还不错的,自然马上被新商场请进去,那些原来没资格进场的餐厅,也受欢迎起来。

名气不错的,10个主流商圈都有它的份,小有名气的,也出现在一两个主流商圈里,再一般的就挪到周边商圈。

商场数量的非理性增长,刺激了潮牌发展,也使得潮牌大大膨胀。

03

一个潮牌VS一个年轻创业者

全民创业炒火了餐饮,更炒火了深圳餐饮,这是一座创业创新最典型的城市。在我身边,10个年轻人就有7个在谈创业,而这7个人又绝大部分选择了餐饮。

他们有些是外来创业者,有些是高新企业员工跳出来创业,比如华为、腾讯。红餐网之前采访过的“松哥油焖虾”,创始人徐松原本就是一枚华为男。

▲徐松从华为辞职卖小龙虾

徐松在做小龙虾之前,其实是做的烤鱼,但是这段经历很少人知道,因为失败了,做4年烤鱼亏了200万,于是他只好孤注一掷,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道菜上——湖北油焖虾。庆幸的是,他的小龙虾店活了下来,也总算做出了名堂。

试想,如果徐松这道菜下错赌注,会是什么样的后果,连他自己都说不敢想象。当然,他以在世界500强4年的工作经验和训练出来的思维模式、管理方法,要找其他出路应该不那么困难,但换作别人又会是怎样?

像徐松这样,在这片创业沃土上做烤鱼,做小龙虾,做各种品类的年轻人多的是。像很多朋友劝我不要再做“美食理论工作”,赶紧出来开个店,劝着劝着,有个朋友自己真跑去卖酸菜鱼,结果半年内把几十万积蓄全部用光,还欠了他爹妈20万。

04

一个潮牌VS 无数年轻消费者

这座城市,没有谁是土生土长,也没有谁会为了一家餐厅流连忘返,而这座城市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换句话说,这里的年轻消费者没有忠诚度。

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炒了自己老板的鱿鱼,东家不打打西家。就像易中天在《读城记》里说的,这座城市不一定“遍地黄金”,但他们却相信到处是机会。

▲深圳满城黄金甲吗

再加上,像飙升的房价等难以让人留下来的原因,也让年轻人缺乏归属感。

缺乏忠诚度,缺乏安全感(不是说所有,而是大多数),他们势必不断求新鲜、求刺激,逼得餐饮要不断换血,不断有新花样,否则很容易被淘汰。

所以说,这座城市潮牌的兴起和迭代,也和这座城市消费者的独特性紧紧相关。

05

外来者,跃跃欲试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北京、上海的连锁餐企,潮牌在当地打好基础后,都会考虑进军华南,而被认为“机会最多,包容性最强”的深圳,则往往成了华南的首个开发地。

过去我们在和华北、华中的餐饮老板接触当中,都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希望试水深圳的想法,呷哺呷哺旗下的凑凑火锅、望湘园等连锁餐企都筹备或者已经进驻深圳。

那么这些年跨江而治,成功的餐企又有哪些呢?大家能说得上来的应该是西贝吧。

▲西贝香蜜湖店

西贝在深圳的第一家店位于八卦岭美食街,后来是香蜜湖美食城,再是欢乐海岸。香蜜湖店一改以往2000平米大店的风格,控制在1000平米以内,而欢乐海岸则被认为为后来成功进驻购物中心起到决定性因素。

然而,西贝在深圳的探索用了整整13年,前一半时间都还在不断为定位折腾。那其他餐企呢,可以说目前还没有探索得极为成功的,败走的却不少。

但是,大家对深圳跃跃欲试的想法,却不假。

06

为梦想,还是为淘金

对于深圳成为餐饮界“试验田”的想法,我和两位与餐饮紧密相关的朋友进行了探讨。

同龄人潘潘,在深圳做了7年美食节目,前两年从广电辞职,投身餐饮新媒体。她认为,“深圳是一片黑土地,但是千万别把深圳当试验田。”每个人要想在这里有收获,需要充分地了解这片土地,不要祈求随便撒点种子都能有好收成。每个城市的餐饮市场都有其特性,人口结构,消费习惯,甚至租金成本,用工成本都完全不一样。

同时,她也看到了潮牌以外的市场,就是传统餐饮的本质回归。当大家都在想办法减少人工成本,去厨师,减少加工流程,那么真正好味道的餐厅就会成为少数,噱头终究只是噱头,好味道还是餐饮的本质,这个时候就是传统餐饮企业转型的契机,只是前提是,快速有效的求变,防止品牌老化,好味道新模式,练好内功与时俱进是每个餐饮人都需要的态度。

▲卓别林的淘金记

而当潮牌的火,搁老餐饮人面前,又碰撞起哪般“火花”呢?

“淘金!”在深圳读书、做酒店管理、开餐厅,整整33年的“蚝爷”(蚝门九式创始人)首先弹出这两个字。

蚝爷直言,是三五个成功案例被放大,吸引了众多创业者,“一个人的成功,是因为有很多人为他垫底。”

我说:“太悲壮”。

他回:“如果抽身出来思考,真的是这样。

最后,我们打个比方,每个来深圳开餐厅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先拍好一部电影,至于电视剧,那都是后话。

深圳餐饮“潮”问题,你怎么看?

网上互动不够,要到深圳会场看看

↓↓↓猛戳“阅读原文”,报名参加“2017中国餐饮城市论坛·深圳站”

餐老板资讯网,为全国餐厅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饮经营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饮经营资讯,学习更多的餐饮营销、管理、外卖、装修,采购等经营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红餐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134715.html

(0)
上一篇 2017年3月22日 21:27
下一篇 2017年3月22日 21:3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