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3个月,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启动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广州酒家2022年营业收入约41.14亿元;“券”力拉动餐饮 老字号迎来新消费……
为期3个月,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启动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
“现制”走红 标准化成难题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新茶饮委员会发布的《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新茶饮规模预计达1040亿元,新茶饮门店总数约为48.6万家。2023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450亿元。美团数据显示,2020-2022年新茶饮的连锁化率从41.2%提升到55.2%。
作为新兴行业,新式茶饮品牌凭借开店门槛低、拓店成本低、标准化制作得以实现迅速复制。然而标准化管理的不完善,也使品牌们遭遇食品安全管理难题。
中新财经梳理发现,2022年以来,蜜雪冰城、益禾堂、古茗等多个奶茶品牌均曝出使用过期原料等食品安全问题。
例如,2022年5月,有媒体报道称,调查人员实地调查发现,郑州市益禾堂部门店存在过期发霉食材继续使用、多种食材中都有小虫、店员徒手切柠檬剥葡萄皮等问题;2022年6月,北京市一蜜雪冰城门店因已开盖的荔枝汁超过保质期,被罚款5000元;2022年9月,桂林市恭城县一古茗奶茶店因使用超过保质期的原料加工食品,被恭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00元。
今年2月27日,更是有两家新式茶饮企业在同一天陷入食品安全问题争议:一消费者从益禾堂奶茶中喝出三个标签;另有博主发布的调查视频显示,蜜雪冰城门店的工作人员使用过期乳酸菌,还更改了有效期。
对此,益禾堂承认系门店当事员工未严格按照产品制作流程操作,未仔细检查致使标签纸遗留在杯中,道歉并对涉事员工及门店停岗培训和停业整顿;蜜雪冰城则向媒体表示已经在进行内部调查核实。
冲击IPO的蜜雪冰城曾在招股书中指出:“公司的生产经营链条长、管理环节多,可能会由于管理疏忽或不可预见因素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发生。”
作为以“现制现售”为卖点的新兴行业,新式茶饮供应链长、原料多样、人工操作环节多,这使得茶饮在制作过程中具有不可控因素。一旦缺乏有效的标准化管理,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便会被激发。
“速溶饮料冲剂由于形成了完整的自动化体系,品质较为有保障。而新式茶饮为追求新鲜口感依赖难以储存的原料,例如水果,并采用大量人工进行操作,这些方面的隐患无法完全消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私营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蒋泽中表示。
加盟、扩张 高速发展下的食安隐忧
此外,成本低、扩张快的加盟虽然成为品牌高速扩张门店、挖掘下沉市场的利器,却也让品牌在自我监管中难顾周全。
在《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统计的30个新式茶饮品牌中,只有2个品牌仅采用直营模式,其余28个品牌均开放加盟或合作加盟。
蒋泽中认为,与直营店经营上高度的一致性相比,加盟店更多是对品牌形象的复制,在产品制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差异性。“一些品牌没有对加盟商形成有力监督,提出强有力的约束性条件。”
一名曾在茶饮加盟门店工作的员工向中新财经表示,自己所在门店曾一直按照品牌授权方要求使用鲜牛奶制作。“效益不好以后,门店就开始用奶精一类的替代品了,也没有顾客喝出差别。”他说。
数字化、智能化 能否破解魔咒?
成为年轻消费者“心灵寄托”的新式茶饮们,该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休闲食品企业应以制度固本,以技术强基,提升“技术防线”推动质量控制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
中新财经了解到,目前已有新式茶饮品牌探索数字化食安管理。例如,利用数字化系统根据线上销量对门店订货进行评估,减轻人为预判带来的损耗、储存压力;投入使用自动奶茶机等数字化设备,减少人工操作引发的食安问题,等等。
蒋泽中指出,品牌在自我监管方面,要加强对加盟商的监督管理,在原料和制作工艺要求上需要有严格的规定和监督。有关部门在企业监管方面,则要加大惩处力度,对违法食安规定的商家形成震慑,并在抽查的基础上增加“顾客体验式”的定期检查。
“食品安全不仅仅是企业和有关部门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加强反馈和监管。”他说。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
广州酒家2022年营业收入约41.14亿元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显示,近日,北京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昌平奥莱餐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6.5万元。
主要违法事实显示,当事人对2023年1月13日14时42分销售的辣白菜猪肉双拼饭热卤套餐混入1只蟑螂事实没有异议。执法人员2023年1月16日现场检查时,距离当事人被举报前最近一次消杀(2023年1月11日)仅5天,现场发现43只蟑螂。由此认定当事人虽每月进行消杀,但环境消杀不彻底、不干净,是造成食品混入异物的主要原因。当事人经营混有异物的辣白菜猪肉双拼饭热卤套餐,货值金额32.9元,违法所得0元(已与消费者达成和解协议),无其他专用工具和设备。
图自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
*本文转载自中新网
“券”力拉动餐饮 老字号迎来新消费
随着消费经济的强势复苏,我国餐饮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份,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增长11.6%,餐饮收入8429亿元,增长9.2%。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菜价格上涨1.3%,粮食价格上涨2.7%,猪肉价格上涨7.9%,鲜果价格上涨10.8%。
*本文转载自红餐网
原创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281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