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餐饮大佬们的“地摊往事”:生意不分贵贱,英雄不问出处!

资料来源:职业餐饮网、儒商国际传媒、互联网

“臭豆腐臭豆腐,5元一份!”“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凉皮冷面啥都有咧!”

自从总理称赞地摊经济后,摆摊这个词彻底火了,餐饮人也像炸了锅一样!人人都要去摆摊,调侃要去摆摊发家致富。

而有一批知名餐饮老板确确实实就是靠摆摊起家的!比如文和友、湾仔码头、周黑鸭……他们都是靠一个小摊位赚得创业的第一桶金!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伙聊一聊,这些现在身价上亿的餐饮大佬“摆摊往事”!

知名餐饮大佬们的“地摊往事”:生意不分贵贱,英雄不问出处!

文和友创始人文宾

2011年,文和友创始人文宾从4s店离职的那一天,和地方餐饮巨鳄一点关系都没有,有的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从汽车销售到小摊老板的转型,文宾只用了几天!带着5000元的启动资金,在长沙坡子街上,他支起了油炸串串小摊!

知名餐饮大佬们的“地摊往事”:生意不分贵贱,英雄不问出处!

5000块钱怎么创业?文宾是这样分配的:2000块钱买推车,2000块钱进货,剩下的1000钱做了一块招牌。成功的人一定是拥有前瞻性的,当别人还是用一块“布”或者“条幅”当牌匾的时候,他已经在注重品牌了!

不仅是品牌意识超前,文宾的爆品思维也是有的!当时他在摊子上推出了炸排骨作为爆款,取名“犀利排骨”,一下子打开知名度。现在看来文和友臭豆腐、大香肠等爆品的成功也不是没有道理了。

“那时候吃的都是辛苦钱,汗珠子掉地下摔八瓣一份一份赚来的!每天能睡上3小时就不错了,做梦都在炸串串!”

知名餐饮大佬们的“地摊往事”:生意不分贵贱,英雄不问出处!

不过辛苦付出也是值得的,别的小摊一天只能赚三五百的时候,文宾的摊子已经能每天卖三千!

再后来文和友的店越开越大,甚至包下一栋楼,成为长沙餐饮巨鳄,节假日排队都要上万桌,坐上了小龙虾的第一把交椅!

知名餐饮大佬们的“地摊往事”:生意不分贵贱,英雄不问出处!

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

1977年,香港的街头多了3个孤苦无依的身影,她们就是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跟她的两个幼女。

32岁,被渣男抛弃,没什么本事的臧健和只能去给别人扫厕所,因伤病在身,她常常是泪水和汗水一起冲下马桶,勉强生存!

本以为以后就要这样暗无天日的过日子,但是没想到一个不起眼的饺子小摊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因朋友的提议,她在香港知名交通枢纽“湾仔码头”摆了个饺子摊,为之后的成功种下种子!

首先,臧健和把小摊起了个名字叫“湾仔码头”,让顾客轻松记住自己。

其次就是为了适应香港本地人的口味,她还把饺子皮变得很薄。

最后食品安全臧健和把关也很严格,每天给餐具消毒,亲自检查每一个饺子质量。

就凭着这几个差异化,她的水饺摊一炮而红,人们经常绕着她的小摊位排队好几圈!成功吸引日本大丸百货公司的注意,一步步进阶为水饺皇后!

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看上去悲惨的中年女子,竟然从小小的饺子摊起家,建立起一个60亿的水饺帝国!

周黑鸭创始人周鹏

同样是靠手艺吃饭,同样是靠摆摊为生,和水饺皇后的勤勤恳恳比起来,周黑鸭创始人周鹏,摆摊卖酱鸭的往事就更具“故事性”了!

25年前,那是一个肯努力、肯吃苦就能填饱肚子的年代,但是周鹏却开始耍小聪明“做假”,样品用质量好的鸭子,但是货品却是质量差的!不到一个月他就被抓包,甚至一度被拉入黑名单!

原本就不好的生意变得更糟,周鹏一度陷入缺钱的危机,“用骗取的手段不可能赢得长久的生意”,周鹏体悟到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令人难以真正领悟的道理。

于是他开始频繁跑香料市场,找香料老板请教香薰料的味道、功效,借来香料古书逐字研究到深夜,买数百只鸭反复试验,后来周鹏的卤鸭出锅时是晶莹的巧克力色,在空气中暴露、氧化后便成黑色,鸭肉辣中带甜,独具特色!

成绩更是亮眼:一天卖500多只鸭子,两个小摊,一年30万,那是1997年!

诚信是做任何生意的基石,周鹏草根出身,用酱鸭小摊,一路跌跌撞撞,打下这片“酱鸭江山”!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

1971年出生在四川简阳县的张勇,因为当时家里经济困难,无法支撑学业,再加上初中成绩并不突出,所以当时在父母的安排下在一家技校学习电焊。毕业后成为一名电焊工人,最高的学历也只是中专而已。

没学历又没背景,但是又总想做大事的他就只能靠双手改变命运了。张勇借了1200元倒卖游戏机,结果被骗,只能再度创业,最后摆地摊做起了麻辣烫。

1994年,张勇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后,找来了当时最好的3个朋友,凑了8000元,买了四张火锅桌子,准备经营一家火锅店,就这样,第一家海底捞开业了。

在四川开火锅店,张勇和朋友们都是班门弄斧,所以刚开始营业的时候,门庭冷清,生意也很差。张勇就拿着一本火锅料理的书,现学现卖,由于在四川,好吃的火锅店实在太多了,张勇和朋友创立的火锅店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生意依然冷清。

后来张勇慢慢的从服务切入,虽然不能完全照顾到客人的食欲,但是照顾心情总能做到吧!服务极致让海底捞慢慢的名声大涨,成为了火锅界的扛把子。

N多寿司的创始人董玉友

2003年,17岁的安徽小伙董玉友初中辍学离乡,去了无锡的一家日本料理店当学徒。后厨做了两个月,董玉友被选到新开的寿司台当学徒。带他的师傅觉得他很有潜力,就推荐他去了一家五星级的酒店做寿司师傅。

酒店寿司台的操作有点像铁板烧,操作师傅多少是有表演性的。一条鱼,从活鱼捞出,到切出棱角分明的生鱼片,只要40秒,整个过程要求干净利落,期间各种甩刀、用刀手法必须漂亮娴熟。每天站在无锡这家最高档的酒店的大落地窗前,俯瞰全城,董玉友的心是不服气的。2008年,他辞去了五星级酒店的工作,开始专业摆地摊,自己当自己的老板了。这次,他做自己最拿手的寿司。

寿司地摊第一天开业,开始生意一般,中午时候生意渐渐好了。每天的营业额也从300元,慢慢的到了900元,再到1500元。董玉友看生意不错,就叫了几个亲戚也一起来摆地摊,卖寿司。这就是他最初的“寿司地摊连锁。”

在一个报刊亭,董玉友以每月3000元的价钱租了门口大约1平米的地方卖寿司。“起初第一个月生意冷清,但第二个月开始,生意忽然就变得很火爆。”董玉友说,“每天排队的顾客都要把报刊亭围起来了。”

知名餐饮大佬们的“地摊往事”:生意不分贵贱,英雄不问出处!

2009年,董玉友觉得生意要发展,靠摆地摊是不行的,他决定租一处店面。最终,董玉友还是以每年6万元的价钱,租了6平米大小的一个店面。有了固定的经营场地,N多寿司店也逐渐走上了正规。

在短短的几年内,N多寿司发展迅猛,现在在全国,已经开了1100多家店。

知名餐饮大佬们的“地摊往事”:生意不分贵贱,英雄不问出处!

杨国福麻辣烫创始人杨国福

1970年,杨国福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万发村。由于学习成绩差,他只上了半年初中就辍学了。15岁的他在家整整干了三年农活,放羊、种地、养猪养鸡,什么都做。杨国福家里兄弟姐妹多,家庭条件并不算好。他后来找到了赚钱的门路——收破烂,到县城建筑工地回收水泥袋,粉尘抖干净、修修补补再卖出去。

1990年前后,杨国福到哈尔滨投奔在那里的姑姑。那是真正属于地摊经济的年代,哈尔滨繁华的街道边,摆摊的小商贩不在少数。杨国福也加入了摆地摊的大军,他常常推着一辆小车,夏天卖大虾粥、小菜,冬天卖烤羊肉串、烤火腿肠。

知名餐饮大佬们的“地摊往事”:生意不分贵贱,英雄不问出处!

2000年,杨国福和妻子租下一间小地下室,开始尝试做麻辣烫生意。但整个过程颇为坎坷。一开始,他把生菜、海带等食材和豆瓣酱放在电饭锅里煮,以为能煮出来一锅麻辣烫,结果发现味道完全不对,有的老顾客甚至直接抱怨:“老杨,你整啥破玩意儿,太难吃了,那叫麻辣烫?”他尝试着自己炒制底料,但起初也并不成功。“那时候学习同行买回香辛料放到锅里炒,甚至尝试用豆瓣酱研制底料,虽然有盈利,但客户的评价不好,便决定将店面关掉,等研究成功后再开业。”

杨国福不甘心,他继续尝试各种底料搭配,邀请客户品尝,收集反馈不断改进。失败了很多次后,他终于摸索出了独特的麻辣烫底料配方。2003年,杨国福夫妇从头再来,在哈尔滨永和街52号开出了一家真正的麻辣烫店——杨记麻辣烫。

知名餐饮大佬们的“地摊往事”:生意不分贵贱,英雄不问出处!

杨记麻辣烫一开业便生意火爆。“我卖菜、卖东西比较实诚,老顾客多;地址在学校旁边,当时餐饮少,生意比较好做。”杨国福回忆道。两年后,杨记麻辣烫正式更名为与他同名的“杨国福麻辣烫”。

知名餐饮大佬们的“地摊往事”:生意不分贵贱,英雄不问出处!

结语

生意不分贵贱,英雄不问出处!

几十年前这些连锁餐企大佬虽然都是草根出身,但是都通过地摊赚取第一桶金,也透露出他们的生意头脑和经商品质,有了今日辉煌!

现在在地摊经济的推动下,做餐饮的门槛再次降低,老板们有了更低的试错成本,这一次会不会又孵化出一批,多年后全国知名的连锁餐企呢?我们拭目以待!

原创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饮,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16841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10日 21:00
下一篇 2020年10月10日 21:59

相关推荐

  • 包装 | 包装设计成这样,超带感!

     空间 | VIS | 插画 | 摄影 |  营销 搜罗全世界的创意 ﹀ ﹀                                                                                             ▲VIA:设计圈,王龙飞品牌 | 本平台文章内容来源于网友投稿及采编于各大媒体,其作品版权归原作

    2020年11月19日
  • 麻辣小龙虾界翘楚麻辣诱惑不再诱惑,17年品牌为何“猝死”?

    《餐谋长聊餐饮》一辈子只聊一件事餐谋长™导读:三个月没发工资,多家门店关闭,上海公司进入清算……麻辣诱惑出事了。麻辣诱惑已经经营了17年,巅峰时期开店近120家,年销售额达14亿,平均每天卖出20万只小龙虾!其创…

    2019年12月4日
  • 中高考放榜,营销好时节,谢师宴如何让餐厅“名利双收”?

    文/ 杨帆(部分观点来自网络)封面设计/ 蔡西转载联络/ 13331083279(微信)7月做好谢师宴 下半年顾客络绎不绝进入7月,中高考分数出炉,很多学生和家长开始组织筹备谢师宴。在这样的阶段,餐厅如果能提前发布…

    2018年7月3日
  • 但愿你没有像这个老板一样……

    点 击 上 方  吾 享 O 2 O 关 注 我 们第六十七期沣之道餐饮管理资深专家丨杨铁锋 陈晓霞如果你不想背上一个大包袱,就不要盲目贪大求全。下面的餐饮故事在很多城市都发生过。某电器设备公司老板,在掘得第一桶…

    2018年7月18日
  • 【中秋特辑】月饼节不得不看的感人短片,记得常回家看看!

    提示:点击上方"餐饮界"立马关注!导读再忙也别忘了挂念我们的父母;再困难也要常回家尽尽孝心。只有在远方拼搏的人才懂,生活很多无奈,我们需要更加坚强和关爱。 餐饮界权威自媒体专注互联网餐饮模式研…

    2015年9月27日
  • 特辑 | 内参秦朝: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餐十则

    这是内参君为您分享的第574期内容;新朋友点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cylbnc关注。头条昨日,“2015中国数字餐饮论坛——O2O峰会”在北京JW万豪酒店举行。来自海底捞、真功夫、木屋烧烤、金百万、新辣道、微信支付、饿了么…

    2015年5月20日
  • 我在木屋开挂的日子!

    大家好,真诚的友谊来自不断的自我介绍,我叫罗春艳,来自山东,现在是木屋烧烤朝阳门店的一员。入职木屋四年多了,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走过木屋的人生岁月。2011年春节刚过,我带着4个月大的儿子跟老公来到北京…

    2019年8月2日
  • 亮剑年货节,洽洽、三只松鼠、百草味等巨头上演收官之战

    “过了冬至就是年。”年关将至,一年一度的年货节再度上演。对于休闲食品行业而言,年货节也成为各大企业“拼刺刀”的关键一役。据某知名休闲零食企业一位内部人士介绍:“年货节的比其他促销时节的周期更长,毛利也更丰…

    2019年12月20日
  • 抱歉,精品咖啡可能撑不起资本的野心

    “精 品咖啡”取代“互联网咖啡”成为融资大热门。但是,精品咖啡是否只是个被营销包装起来的概念?它们的竞争力又从何体现?是否能够撑得起资本的野心? 本文转载自资本侦探(ID:deep_insights),作者:林玥。 新消费风口上,咖啡从未离席。 据IT桔子数据

    2021年7月22日
  • 【模式解读】《餐饮时报》报道:解读中式快餐的榜样:熊猫快餐

    如想接收更多餐饮一手新鲜资讯,请关注《餐饮时报》总编小时个人微信:22391363 美国的熊猫快餐,这家由一数学硕士和一电子工程学博士创建的快餐连锁品牌已经拥有1600多家餐厅、2300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超十亿美元。…

    2014年5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