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好,只有合适,别硬来

2020年11月11日 No.837

1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白话文翻译

一个德行修为厚重的人,就像是刚出生的小孩。蜂蝎毒蛇等都不会刺咬他,猛兽不抓他,猛禽不攫取他。筋骨都很柔弱,但小手的握力却非常大,虽然不知道男女之事,但小鸡鸡却总是会举起,这是因为他精气充足。虽然整天哭喊,嗓子却不会哑,这是元气淳和,极其和谐的状态。知道了醇和、和谐,就掌握了常理。掌握了常理,就能内心通明。增益生命的行为是不正常的,主动调动欲望,是无法持久的,是不好的。过于亢奋,则会加速衰老,这叫做不道,不道则会早早衰亡。

2

老子的道德经里面,多次提到婴儿,比如他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他希望人们回到婴儿的状态。

就如这章开头就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争权夺利,亲人反目成仇的事情太常见了。所谓“春秋无义战”,那个时候压根就没有所谓正义的战争,都是“乱来”。

试想一下,在那个时候,给当权者说,“你们不要乱来,你们要含德之厚如婴儿,别乱来好不好。”,有用吗?大概率是没用的。

那为啥还要说呢?呼吁嘛。总有人要出来泼冷水啊。

紧接着又说小孩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记得曾经有一个新闻,一个小孩子掉进了动物园里大猩猩的园子里,大猩猩非但没有伤害孩子,反而逗起了孩子。

但请注意,这可是个案,不代表普遍性。同时,如果把老子这句话理解为“婴儿就不怕豺狼虎豹”,也未免有点过于绝对。

因此,不要拘泥于表象,重点是要看到表象背后的东西,这才是道德经的要点。

语言,文字,故事,现象,都是表象,重要的东西,都藏在表象的背后。

婴儿的状态,很纯洁,精气很淳和,就像是一种“百毒不侵”的状态。

你再看老子的描述,他是仔细的观察过婴儿的。讲的都是非常非常显而易见的道理。

你想想,你去抱那些半岁左右的孩子,是不是特别小心,觉得他们特别柔软?稍微使劲都怕把他们弄疼了,弄伤了?

但他们的小手,是不是特别有劲?有时候不注意都能把你的皮肤抓破?

虽然爱哭,而且哭的声音还不小,但嗓子不哑。这就有意思了。

为啥能这样呢?

因为他能够自我调节啊,哭累了就休息一会,不用你说,他会自我调节的。

调节之后呢?

调节之后,就进入了“常态”,即“知和曰常”。

这像啥?就像你把石头扔进平静的水里,激起的涟漪,过一会就消散,回到了常态的平静。

知道了啥是常态,就不会乱来,不会做违反规律的事情。

明知道水的常态是平静的,但非要让涟漪不消散,那就必须不断的去扰乱水,这不就是“强为”吗。

强为的结果是啥呢?

殆矣。

3

说婴儿好,那我们现在都学婴儿,都叼个奶瓶,遇见不如意的都学婴儿哭闹,不好吗?

肯定不好,遇到这样的,我们常说“弱智”,对吧。

我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我班里有个同学,说话声音就像小孩一样,办事也像小孩一样,我们就总说他“弱智”。

这孩子也没什么坏心思,还很单纯。但这样的人,很难融入集体。

所以,并不是要我们学婴儿的表象,而是要有婴儿的善良和纯净。即便我们长大了,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都能用那种善良和单纯来对待别人。

同时,还要能像孩子那样自然而然的去调和自己的精气神。以达到“合适”的常态。

还是那句话,做人不要“太二”,所谓“物极必反”,不要过于极端,不要逞强,更不要逆规律做事。

4

这一章的道理,拎出来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常”,一个是“强”,能怎么用呢?

①、常

所谓“常”,就是常态,就是合适的状态。

知道了什么是“常态”,围绕着常态来做,就不会出大错。

比如最简单的,一家生意好的饭店,菜的味道不能太差,那这个差的标准怎么看呢?看周边,看附近同类的店,他们能做个什么样子,考察一圈之后,就知道什么是“常态”,那么做到常态,这就是第一道安全线。如果连常态都达不到,那自然就很危险。

那有人说了,我要做到最好,比他们都好的多的多,做第一。

好不好?

我佩服这个精神,但这样做,并不好。

这叫啥呢?这就叫做“强”。

②、强

这里的强,不是我们夸奖人的那个“强”,也不是强大的强。而是“强梁者不得其死”的强,是违反规律的强为。

就像上面说的,做到最好,一道菜的味道,什么是最好呢?标准在哪里呢?没有啊。

比如说,这条街上有10家面馆,你全部吃一遍,你放心,肯定是各有各的特点,这种特点优劣,不是在一条线上,从低到高排列的,是没有严格的可比性的。

没有严格标准的事情,你要说做到最好,甚至好得多,这不就是“强为”吗?

最后肯定是劳民伤财,还不落好。

不要强为,附近人的口味偏好到底如何,参考这些对手,综合对比进行调整,直到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就成了,重点是“合适”,而不是“最好”。

“知常曰明,莫要强为”,合适为佳。

最后,祝你“得道”。

原创文章,作者:餐谋张大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209966.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12日 14:39
下一篇 2020年11月12日 14:3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