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都会这样看世界

2020年11月26日 No.852

1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

白话文翻译

道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柔弱是道作用的体现。有和无,是天下万物生成的根源

2

“字越少,信息量越大。”

道德经的这一章,第四十章,就是如此。

“反”这个字,在《道德经》通行本里面,总共出现过四次。

虽然出现的次数不多,但其非常非常重要。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反者,道之动”,这也是对全书思想的总结概括。反,也是道运动的基本特征。

而这个“反”,在道德经中又可以分为两种意思,一个是“反”,一个是“返”。挨个来看。

所谓“反”,就是正反的反,讲的呢,是万物之间内在对立的两面。也可以理解为“阴阳”两面,反正两面。阴阳,正反,有无,相反相成,谁也离不开谁。

也正因如此,“反”无处不在,高矮、胖瘦、美丑,黑白、明暗、贫富、远近等等等等,没有高,何来矮?没有胖,何来瘦?没有贫,哪来富?第二章里面就讲了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没有“反”,哪里又有对比和变化呢?

开饭店,搞“霸王餐”活动好不好?

有人说好,能够吸引更多人到店尝鲜,有助于增加客流。

也有人说,不好,吸引来的都是一群“占便宜”的主,吃完了就拉到了。

矛盾不?必须矛盾,如果没有矛盾,就不是现实了。

那,要不要做呢?

看情况喽。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比如菜品、环境、服务等综合实力,看看是否能支撑起这个免费吃,人来了有多大把握留住人,让人能够再来。

了解了“正”、“反”,之后,才能做到“合”,选出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如果只能看到一个方面,无法看到整体,问题就很大。

而所谓的“返”,则是指万事万物的的运动,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即“物极必反”。一张图,你就秒懂了。

你看这个月相图,是不是就是“物极必反”?

比如我们常说的乐极生悲,苦尽甘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等等这些词语,都是表示万事万物往复循环变化的规律。

你知道吗,历史上,华夏中国曾领先世界一千多年,曾经地球上大的城市,都在中国。

正因为我们曾经那么优秀,那么厉害,才导致在历史上的一个阶段,我们“睡着了”。

因为曾经的自高自大,因为曾经的目中无人,导致我们从走向败落,被侵略。

再后来,跌倒谷底的时候,我们奋起反抗,赢得了战争,随后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才有了现在。

从衰败,再到兴盛,看似一个大的轮回,里面又嵌套着无数个小的轮回。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转了一圈又转回来了”。

曾经有一位餐饮老板来找我咨询,当时他希望得到的,是一些促销上的技巧。在我了解了他的情况之后,我发现他缺的其实并不是所谓的技巧,而是基本功不扎实导致的留不住顾客。

我说,不要在技巧上过于迷恋,而要抓紧时间练基本功,比如做好干净卫生,做好出品稳定,顾客来了要招呼好。可他当时并不以为然。

过了大概半年多时间,他再次联系我,说转了一圈,又转回来了,好好练习基本功。说促销活动在开始效果还可以,但一个月之后,明显感觉回头客不多了,活动力度加大,也没有什么明显效果了。后来认真向顾客求教,才知道大家不满意的是出品,是环境,是这些作为饭店,应该提供的最基础的东西。

这两年,当餐饮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时,更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活下来,才能活好。兜兜转转一大圈,又回来了。

接下来,又说“弱者,道之用”,说“弱”,是道运动的具体表现。

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七十八章里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些都是“弱”的体现。

再比如,我们每天的新陈代谢的变化,是不是很微弱啊,甚至很难感受得到,但随着年龄的增加,突然某一天就发现自己有了皱纹,有了白头发,甚至连系鞋带之后的起身,都要靠喉咙的那一声低吼“嗯”了?很柔弱,很细微的力量,最终却有了大的改变。

我特别喜欢的一个摄影方式,叫做“延时摄影”,一次拍百合花的绽放过程,相机整整拍了一晚上。

若不是将时间压缩,哪里能观察到这么“弱小”的变化呢?

弱者,道之用啊。

最后一句,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如果从字面理解的话,无生有,有生万物。

但是,在第二章里面,又说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就矛盾了啊。有和无,并不是“子母”关系,而是相互相生,任何一个事物,都有有的部分,也有无的部分,谁也离不开谁的啊。

我们找到了“郭店楚简”版,这一句是这么写的“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

哦吼,这就有意思了,少了一个“有”,是不是感觉通顺了?

有和无是一个级别,是一样的,万事万物,既生于有也生于无,有和无,是生成万事万物的根源。

3

这一章,四个关键字,“反、弱、有、无”。这是第四十章,道德经总共是八十一章,这一章,正好是在中间,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章,恰恰就是通篇道德经提纲挈领的一章。多神奇啊。

当然了,有人说,道德经也称德道经,若把德经放在前面,这就不在中间了。

是的,没错。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所讲的道理,是否吸收了,内化了,变成自己的了。

曾国藩在绝境中,研读《道德经》,并凭此从痛苦中剥离出来,获得了新的机遇。他看到了本质,悟出了事物发展的奥秘。

《教父》的作者马里奥·普佐说“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现实中,可不就是如此吗?

读《道德经》,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也正是掌握“道”运行的规律,看清事物,做对决策。

4

这一章的道理,虽然不多,但很重要。

归结到一点上,就是要能够用有和无两种方向来看待事物

比如说,一幢房子,有的部分,是我们看得见的,比如材质,结构,在什么位置等等。而内部的空间,就是无的部分。如果没有这个无的部分,这就不是房子,而是一块大石头。如果没有这个有的部分,这就是一个空地而已。

有和无,是实物的两面,是无法分隔开的,有无相生。

当看到有的时候,一定要提醒自己,“无”的那一面,是什么。当看到“无”的时候,也要想到“有”的那一面是什么。这,也是一种“反”。

牛人,都会这样看世界。

最后,祝你“得道”。

原创文章,作者:餐谋张大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21170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27日 09:01
下一篇 2020年11月27日 09: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