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越火,港式甜品就越糊

些年,在新式茶饮的一再冲击下,困于模式老旧,产品创新难的港式甜品品牌也撑不住了。


本文授权转载自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叶橙子。

“上海所有许留山都撤店了”“香港许留山被颁清盘令”……这家曾凭借芒果系列、横扫各大城市的老牌甜品店,近期被接连曝出了走下坡路的新闻。

而新闻底下最多的评论,不是怀念它的产品曾经多好吃。
而是网友们拍着桌子猛然想起——

我在它那充的钱还没用完呢!

想搜一搜附近门店,赶紧把钱花掉。
就会发现,店都没了。
哪怕是大城市,上海一家都没了,北京唯一的一家还在京郊,几十公里开外。
动辄人均四十的标价,不再有小众、洋气光环的芒果糖水,让许留山的颓势似乎成了某种必然。
其实,不只是许留山。
同期的鲜芋仙、满记“精致甜品品牌”,
在舆论中的存在感,都在被喜茶、奈雪、一点点抢去。

“TVB女主标配的糖水,

当然想尝一尝”

时间往前倒带,那时还没有能喂饱人的奶茶配料、没有热爱用叠词起名的奶茶店家。
一句“三点饮茶”,放到现在是打工人“咸鱼翻腾”式的自嘲。
放在90、95后的青春期,是时髦优雅的象征,得拍个照片、发在QQ动态。

许留山,曾是这一时期的“甜点之王”。
如今是家鲜果甜品店
就一定会卖的芒果西米捞,是许留山在90年代的原创。
把传统港式糖水里的西米,加入芒果汁中,上头还要盖上半个新鲜芒果。
在售卖红豆沙、龟苓膏的香港传统甜品市场,许留山杀出了一条新路,一度成了香港的文化名片。

△杨枝甘露,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时甚至有人专门为了着许留山,去香港旅游。

像现在有人
专门为了茶颜悦色,去长沙逛逛。
等到许留山2004年开始在内地开店、由广东向北缓慢发展时,大众气氛可想而知地热烈。
尤其在纬度偏高的城市,芒果还是不常见、有新鲜劲的洋气水果。
许留山的芒果系列,“一卖一个准”。

06年前后,市面上就没几款甜品,大众对这一领域知之甚少。
得益于港剧正旺,有“港式”招牌的商品,什么都卖得好。
△港剧截图

一招鲜,没法吃遍天

许留山一直卖的不便宜。
有网友回
忆,多年前的鲜果爽饮系列,就卖到了18元一杯。
那时,绝大多数中小城市,还是6元奶茶的天下。
不过,虽然贵,凭借着彼时芒果的火热、港风的标签与的确不错的质量,大众倒也买许留山的单。
6元的奶茶毕竟是奶茶粉冲泡,18元的许留山好歹是新鲜水果、新鲜材料。
可现在,“真材实料”的噱头也已经遍地都是了。
说个冷知识,这位网友回忆的“鲜果爽饮”系列,是2000年许留山推出、全港独有的“杯装鲜果爽特饮”,
开创了“外卖饮品”模式,把“边走边喝”的概念输送给了大众。

要论“族谱”,它可以视作当下杯装奶茶店模式的“老祖宗”。
在此之前,人们对甜品、甜饮的认知还是坐在店里慢慢吃。
可资历老也没用,缺乏变通,再好的想法只不过成为“后来居上者”的养料。
△芒果沙冰,图片来源:摄图网
芒果再好吃,也就只能火一时。
随着国内产地的扩大、生鲜运输能力的提升,大家伙对芒果的兴趣逐渐变淡。
更致命的是,进入内地市场后,许留山的品控出现了明显失控。
早在2013年,许留山就接连曝出了门店的品控失控,或管理失控问题。
譬如榨果汁的芒果被工作人员咬过,腐烂水果经过处理后榨成果汁,过期产品重新卖给顾客。
反馈在顾客身上,则表现为味道水准的下降,或是因为远离芒果产地,或是因为授权加盟的形式难保质量。
有豆瓣网友调侃,“不吃羊城以北的许留山”。
更何况,过了这么多年,中国的甜品市场早已改天换地。

许留山的几款经典甜品,可复制率都很高,

容易被同行效仿,味道上有个六七分像,再卖得便宜点,就足以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
鲜果甜品的市场一旦开启,便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新品。
芒果风潮过后,榴莲的风吹了起来。
同为港式品牌的满记甜品,就凭着一款“榴莲班戟”跟上了潮流,一度门店数量远超许留山。

△满记榴莲班戟,图片来源:满记官方网站

更别提奶茶风潮里,喜茶的多肉葡萄、奈雪的芝士草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开发完了大众水果,便往小众点的水果上霍霍。龙眼,杨桃,杨梅,牛油果,还有今年忽然流行起的油柑。
说来讽刺,许留山早在去年的11月份,就推出了油柑饮料,但不温不火。
直到3月底,奈雪推出原料同为油柑的饮品,才掀起了风潮。
如今,在消费者的记忆里,说起油柑只有网红品牌奈雪,没有提前一步的许留山。
这便是影响力的差异。
曾经,许留山靠芒果甜品引领风骚,却又没跟上后续网红水果的更迭,名声式微。
哪怕它再度尝试新品,人们的注意力,也早就远去了。

许留山们,

给不出“为贵价买单”的理由了

当人们已经在甜品的品种、形式上,都拥有了足够多的挑选时,
大家的舌头越来越挑剔,
需求也越来越精细。
曾在物质水平相对贫乏时期、把“甜蜜滋味” 当招牌的老牌甜品店,大约从未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品店的最热噱头,竟然是“无糖”;
年轻人手里端着的,也大都
是隔壁网红店

的 “少糖”“低卡糖”饮料。
对比之下,许留山这样的老牌甜品店中的产品,诸如必须放大量糖熬煮的芒果酱,包着大团奶油的班戟,就显得有些落伍了。
网红店中的果茶也未必有多“低卡低糖”,但它们至少在营销手段上更胜一筹。
而许留山却连社交媒体营销的基础套路都没
摸清。
微博上,一度有10个名为“许留山”的企业认证账号在同时运营,让刚来的顾客懵圈、甚至怀疑这中间会不会有山寨号。
味道,健康,高效,
人们期待的这些细分需求,并未在走下坡路的许留山身上清晰体现。
而这些问题并非许留山独有,它们同样出现在同期的其他老牌甜品品牌上。
哈根达斯,曾被国人视为“冰淇淋界的LV”。
是早年间第一批都市剧里,普通人幻想富裕生活的“金锄头”。
可哈根达斯当下的处境,也并不明朗。
2019年,郑州核心商业区“国贸360”的哈根达斯,从一层临街的黄金商位迁到了地下一层,取而代之的是喜茶。
通用磨坊(哈根达斯品牌所属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就曾直言,中国哈根达斯的销量下降,是门店客流量减少所致。
虚荣光环破灭。

这批曾代表时髦、精致的甜品品牌,如今在年轻人眼中“贵得没有道理”。
随着时间流逝,他们
再也给不了年轻人花几十元去

的理由。
 
说到底,吃糖水、吃甜品,终究还是没有成为融入日常生活的饮食文化。
尤其是北方地区,几乎没有下午或夜里吃甜品的固定习惯。
无论开了多少港式茶餐厅、糖水店,它们在消费者眼中都只会是特殊的、偶尔尝一次的事物。
这也是目前,许留山在粤语区门店分布偏多的重要原因,有糖水文化撑着。
相比之下,奶茶文化胜在便携百搭、不占胃。
拿在手里就能喝,也适用于办公室、课堂这样相对正经的场合。
在这些场景里,边工作、边上课边喝奶茶,看起来都没啥问题。

△图片来源:摄图网

奶茶还胜在适合外卖行业,发展出了“分装”业务。

而无论是港式的许留山、满记甜品、米芝莲,还是台式的鲜芋仙、仙芋世家,又或是短暂火过一阵的绵绵冰、冻酸奶,
它们的最佳消费场合,都是在门店内。

许留山、鲜芋仙、绵绵冰,它们的招牌产品,往往都是巨大一碗地装着,摆盘也好看,经过外卖颠簸后,且不说品相受损,一些本该分开的食材直接混在了一起,也会大大影响味道与口感。


结  语
当这些曾经风云的老牌子淡出视线,或许有人会怀念、追忆它们曾象征的那段自身的时光。
但更多的,或许是云淡风轻地说句“好聚好散”。
大家心里都清楚,跟不上人群步伐的事物终将淡去,记忆终将被切割为一个又一个周期。
无论是人、是物。
这样的“告别”,还将发生无数次。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Vista看天下,点击下方按钮关注。

不苛求正确,只好好说话。


延伸阅读

  • 中式甜品,为何干不过茶饮?

  • 下沉市场,救得了新茶饮吗?

  • 甜品死活出不了大品牌,加了小吃能行?

内容交流/采访/转载  |  微信:hongcango
          
商务合作 | 电话/微信: 13265099024 

原创文章,作者:红餐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22680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6月13日 17:07
下一篇 2021年6月13日 17: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