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农耕记的都市路,好走吗?

每一个菜系都不应该禁锢在经典菜式与传统模式中。

主力军的勇猛,不会阻挡侧围黑马的诞生。湘菜也应该在小炒肉和米粉外有着更多的发展路线。湘菜代表品牌里,有这样一个“非典型”湘菜品牌,它将聚焦的长镜头推向了乡土湘菜,以及浓烈的湘菜乡土文化。

今天,我们就以这个品牌——农耕记为案例,看看“非典型”的湘菜品牌,为湘菜菜系的发展趟出了怎样的一条新路径?
产品尽显“土味”
不同于大多湘菜品牌起步于湖南当地的城市,农耕记是一个起家于深圳的湘菜品牌,打出的口号是“湖南乡下菜,深圳城里卖”。
走进农耕记,黄土墙、红灯笼;高高吊起的腊味,成筐的土鸡蛋;辣椒、土豆等被码放在背篓上面的箩筐里;锄头、独轮车、犁耙成为“软装”元素;收银叫“账房”……“土味”在这里被演绎到淋漓尽致,农耕记也因“土”而走红。
农耕记餐厅一角
事实上,这两年,土味餐饮很流行。在
“土到极致便是潮”
的精神指引下,一大批土味情怀的餐厅走进人们的视线。
在连锁品牌中,快餐品牌老乡鸡将“土”从“土鸡”食材延伸到营销上,比如80年代风格的发布会,以及创始人束从轩的蓝色套头衫,老乡鸡越土越火。“院子派餐饮”的代表品牌王捌院子,直接将餐厅开进了村落,白墙灰砖的院落,烧菜用柴火,描述一派返璞归真的雅趣。在装饰元素上,东北餐厅将“炕桌”搬进了餐厅,快餐厅摇身一变成为了“大食堂”,连烧烤大排档也将啤酒杯换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大号搪瓷杯……土味潮流下,农耕记是深圳的“排队王”之一,王捌院子不预定吃不到,老乡鸡在全国开了1000+门店。
王捌院子一角
吃“土”成瘾,这背后,有着一个有趣的消费现象。当下的年轻人,消费需求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他们一边追求潮流感、仪式感,在生活中奉行“精致主义”,所以,倡导精致生活态度的新茶饮火了;一边又憧憬回归自然,享受淳朴、生态之美,所以,农耕记(们)火了。
土味餐厅不同于农家乐,又在基因上与农家乐有着重合之处。土味餐厅相当于开在都市里的升级浓缩版农家乐,它将农家乐里的核心服务进行聚焦、升级。如何聚焦,如何升级,远不止摆几个箩筐,拉进来一个炕桌那么简单,它需要品牌由内而外做功课,让消费者看在眼里的,吃进嘴里的,留在脑海中的,都是满满的乡土味道。

造景

在闹市中“造景”,方便都市人随时“穿越”,是土味餐厅最显性的定位。
选址在闹市街头,甚至是购物中心里,土味餐厅擅长在繁华的都市里“建”一处院落,“造”一个市集,呈现出闹中取静,摩登与乡土的反差感。
农耕记的“景”是一个热市的农村市集,成堆摆放的新鲜时蔬、谷物,让人一眼看去有着市集的喧闹,又带点丰收的喜悦,这样的小景,在城市里难得一见,更是很多异乡人魂牵梦萦的儿时场景。人皆为感性动物,离家越远,原乡情结越浓烈,相较于低线城市,土味情景在都市里会获得更强烈的情感共鸣。

原汁原味

土味餐厅的精髓却不在于“造景”,原汁原味的食材与烹饪手法才是。
老乡鸡一直强调用的是“土鸡”,农耕记主打的是最“朴实无华”的湖南“老菜”,以“湖南山城菜”为口号。在相关报道中,农耕记“坚持90%的食材来自湖南乡下,用不改良的乡下技艺做正宗乡下土菜”。在此前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的报道采访中,也有顾客强调,原汁本味、新鲜生态等,才是吸引消费的最大亮点。
总结下来,土味餐厅更爱都市,因为在都市打拼的异乡人拥有更浓烈的原乡情结,都市土著则又对乡土元素有着天然的好奇,这为土味餐厅在都市的生存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做好“土味餐厅”,场景是“标配”,产品却是核心,场景易被模仿,依赖于完善供应链的乡土产品,才是各个土味餐厅的关键竞争壁垒所在。
运营紧跟“风口”
土却不low,又土又新奇,才是土味餐厅们最好的注解,消费者之所以为品牌的“土”而折服,是因为品牌在运营上,远不止于“土”。
农耕记的运营打法,其实一直很具“都市感”,来看看近两年的农耕记都做了什么?
1、以新零售横向布局餐饮生态
堂食之外,农耕记在寻找第二生命曲线。
2020年初,受疫情打击,农耕记在深圳的29家门店,日亏30多万,农耕记开始重新思考盈利模型。为此,农耕记开始在深耕外卖的同时,上线净菜。这场自救行动为农耕记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使其在新零售的路上越走越远。
今年6月9日,农耕记与盒马联手首发“快手菜”,成为首个深度参与盒马鲜美生活趋势的品牌之一。包括小炒肉、小炒黄牛肉等经典湘菜在内,农耕记推出多款半成品“快手菜”。借由盒马的配送能力与售卖平台,农耕记的新零售业务渐入正轨。此外,农耕记还推出了“外卖店”,预计到2022年底将开到120家。
“堂食+外卖+新零售”,是当下农耕记正在探索的新盈利模型。
从餐饮业务横向延伸布局半成品新零售,农耕记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对于各大餐企而言,做新零售并不像开餐厅一样驾轻就熟,农耕记创始人冯国华就曾表示,针对净菜半成品,农耕记也在探索中。在产品研发层面,既契合半成品的便捷,又保证自炒菜味道上的期待值,这是半成品目前尚待解决的一大痛点;在供应链层面,半成品菜对采购、加工、运输等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半成品的整个盈利模型,需要技术、研发、供应链、渠道等多方力量的配合。
农耕记在研发、供应链等方面的实力,让其获得了做新零售的入场券。但将新零售做成企业的另一个长期盈利点,还有待经过长时间的打磨。
2、加码数智化
当机器人穿梭在乡土集市中,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即视感?农耕记试过。今年年初,农耕记在部分餐厅引进了送餐机器人。一名机器人一次出餐可以为3-4桌顾客配送,运载量约为人工的1.5倍。
对于机器人进土味餐厅,消费者对此看法不一,有消费者感到很新奇,适合打卡拍照;也有消费者认为稍显违和,且少了人工服务的温度。
而对于农耕记而言,机器人是否与乡土场景相匹配,或许不在其重点考虑的范围之内。、引进机器人,提升SaaS功能的利用率,农耕记在不断提升餐厅的数智化能力,它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引流,更多地在于对提效的探索,以及对新盈利模型的完善。
3、做强IP,开拍纪录片
日前,有媒体报道,由农耕记发起的纪录片《美味在民间》正式发车,定位于首档湖南乡村美食纪录片,纪录湖南特色民间美味、湖南风土人情,以及湖南的乡土特色美食,这暗合农耕记的品牌定位。如果纪录片成功,将成为农耕记打造品牌IP,持续输出强文化标签的新开始。
农耕记的一大亮点就在于其对湖南乡土文化的诠释。但强文化标签并不好用,相较于产品,文化是一个更易让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的元素,如果以文化形成竞争壁垒,就必须不断加固。老乡鸡层出不穷的土味营销如此,农耕记开拍纪录片亦如此,唯有不断输出新内容,才能让消费者在保持一定新鲜感的同时强化记忆。
总结
农耕记的差异化逻辑


说到这里,农耕记的发展逻辑已经很清晰,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1、差异化定位
作为一个湘菜品牌,农耕记并未循着传统菜系的老路走,从创立之初,农耕记就确立了自己的差异化路线。做传统菜系中的乡土风情,做乡土定位里追求极致土味,这是农耕记的品牌定位。
农耕记的案例告诉我们,做传统菜系,品牌模型的焦点不只在于对经典的诠释。传统菜系的大赛道上还可以挖掘出很多细分赛道,细分的方向可以来自产品,亦可以来自文化,细分赛道上更容易打造差异化壁垒。做乡土餐厅,不只是简单的搬运乡土文化,它的根本逻辑是对消费心理的精准把握。乡土文化的呈现最终还需要反应到产品上,才能形成消费。
2、品牌创新
毋庸置疑,农耕记在文化建设方面做得可圈可点,但长此以往,也可能为品牌造成强文化弱产品的形象。是以,农耕记一直在创新、求变,一方面为了持续强调产品内核,一方面则为了通过创新发展强化前进的铠甲。
所有餐厅皆是如此,文化输出可以成为差异化竞争力的一大表现,但品牌最坚固的铠甲,永远来自产品;面对变化中的消费需求,也只有保持创新的热情,才能持续保持竞争力。
农耕记是传统菜系创新谋发展的一个缩影。
传统菜系需要更多新势力加入,一边传承,一边突破,去迎合更多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新势力与老字号并驾齐驱的市场,更易形成健康的行业生态,驱动行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与进步。
欢迎在评论区写留言,与我们互动讨论!
本文由餐饮界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餐饮界(canyinj.com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商务合作:大筝 / 18923764126‬(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本文的提供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仅供用户浏览,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纠纷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原创文章,作者:餐饮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230712.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0月19日 17:02
下一篇 2021年10月19日 17: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