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花是这样炼成的

▲关注后回复数字“2”,加入系列食品微信群

来源:华商韬略

作者:张静波

曾经,中国食用油市场一直是益海嘉里和中粮两大巨头之争,它们身世显赫,一个外资,一个央企,携金龙鱼和福临门两大招牌号令天下。

直到90年代末鲁花的强势出击,打破了这一格局。这个曾经偏安一隅的民营企业,在短短数年间,迅速崛起为食用油市场的第三极,并成为花生油第一品牌,令对手侧目。

为人民服务

鲁花的前身,是山东莱阳姜疃镇物资站。1983年,孙孟全担任站长前,物资站只有六七人,平房四间,资产几乎为零,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可以说,就是一个烂摊子。但孙孟全是一个从不向困难低头的人。早年他到东北扛木头,上班头一天,别人就给他脸色看,排最重的活儿,想把他吓走。结果,孙孟全咬牙坚持了下来。回到营地,他累得床都上不去,两手使劲摁着床边,才慢慢躺下去。接手物资站后,孙孟全第一件事就是砍掉五金、建材等项目,把精力放在农产品的加工贸易上,结果第一年就扭亏为盈。扎根农村,为农民服务,是孙孟全一辈子的心愿。有一年,地瓜大丰收,很多老百姓家中存了几千斤,政府收的地瓜也堆到没处放。孙孟全四处走动,找到青岛一家酒精厂,帮农民解决了老大难问题。最后算账时,孙孟全发现,一斤地瓜只挣两分钱,虽然利薄,但架不住量大,物资站从中赚了三万元。农民们还很感激,握着他的手说:要不是你,我们的地瓜都烂掉了!这件事告诉孙孟全一个朴素的道理:做生意,不要想着耍心眼,玩计谋,先把别人服务好,赚钱那是水到渠成的事。后来,随着业务的扩展,孙孟全创立了鲁花植物油厂,生产花生油。办厂之初,他就提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并将这句话挂到厂房的高墙上。

大伙儿都不理解,一个小油厂能吃饱就不错了,至于喊这种“不着调”的口号吗?更让他们不解的是,孙孟全还提出,要让中国人吃上鲁花的花生油。

在别人眼中,孙孟全的举动实在是太高调,但这背后暗含着一位企业家广阔的胸襟和战略眼光。正是这样一种眼光,成就了鲁花后来的辉煌

5S独门绝技

1986年,孙孟全刚创办鲁花植物油厂,就碰到一个世界级的难题。

花生、大豆等作物含有磷脂,且极易感染黄曲霉。磷脂在高温下容易起沫、冒烟,而作物一旦感染黄曲霉,产出的油就会含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高危致癌物。当时,食用油主要有两种加工方式:一种是传统的土法榨油,此法工艺简陋,卫生条件差,榨出的油因为含磷脂,加热时容易冒烟,而且黄曲霉毒素经常超标。另一种是化学浸出法,采用溶剂油,对原料进行浸泡,然后高温精炼。此法榨出的油虽然无烟,也去除了黄曲霉毒素,但营养受到破坏,残留的溶剂会危害人体健康。如何去除磷脂和黄曲霉毒素,又保留花生的浓香味和营养,是行业传统顽疾。据华商韬略了解,大多数企业都牺牲品质,采用了化学浸出法。但孙孟全不甘心,他的理念是绝不让消费者食用一滴不健康的油。既然不能用化学浸出法,那就只剩物理压榨这一条道。有下属劝他,说这难度太大,连老外都搞不定。孙孟全偏偏不信邪,“既然要做花生油,就不能知难而退,外国人解决不了的难题,中国人不一定不行!”他带上团队,苦心钻研,希望做出一款可以出口的花生油。但他们的样品第一次送检就被拒了,对方说你们的油虽然很香但磷脂含量不达标。孙孟全没有被吓倒,他拿出当年扛木头的拼劲儿,全力攻关,在熬过六年艰难岁月,经过一次又一次失败后,终于在1992年练成独门绝技——5S纯物理压榨工艺

这套工艺由选料、焙炒、压榨、过滤、存储五大环节组成,全程无化学添加剂,也不存在溶剂残留,既保住了花生的原香,又去除了磷脂和黄曲霉毒素。

5S压榨工艺推出后,在业内引起轰动,尤其是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成果,更是令全世界专家大为震惊。此后,国家对5S压榨工艺进行鉴定,并参照鲁花的工艺,重新修订了花生油国家标准。这对于一家民营企业来讲,是一种莫大的荣誉。鲁花凭借这一核心工艺,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做花生油专家

在鲁花攻克花生油世界难题期间,中国粮油市场发生了一场革命。1988年,新加坡嘉里粮油与中粮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了南海油脂。经此牵手,马来西亚粮油大亨郭鹤年如愿进入他觊觎多年的内地粮油市场。

三年后,南海油脂推出金龙鱼食用油,开启了中国粮油的小包装时代,此前内地老百姓一直食用散装油。金龙鱼名义上属于合资,实际掌控在郭氏的嘉里粮油手中。中粮集团不得不另立山头,推出福临门食用油。至此,中国粮油市场两大品牌寡头垄断的格局初步成形。当金龙鱼和福临门上演两强争霸时,鲁花还是偏安一隅的地方企业,尽管在孙孟全的带领下,练成了5S独门绝技,但毕竟规模太小,无力与两大寡头抗衡。为了寻求发展,他们不得不找一外商合资。根据双方约定,鲁花只提供散装油,不负责市场销售。但后来孙孟全发现,对方在鲁花的花生油中添加其他的油,尽管这在当时属于行业惯例,孙孟全却接受不了,他希望为消费者提供纯正的花生油。在一次会议上,孙孟全据理力争,怎奈势单力薄,他失败了。不过,作为折中,对方允许鲁花独立生产自己的小包装花生油。这对鲁花来讲,是一个新的开始。孙孟全踌躇满志,但他很快就尝到了苦头。由于鲁花的花生油成本高,定价不菲,消费者并不买账。

“掺兑”的油卖得好,纯正的花生油却销售惨淡,这让孙孟全大为光火。他很快意识到问题出在品牌上,“不就是因为人家的牌子硬,而我们鲁花的牌子不如人家吗”于是,孙孟全开始琢磨起品牌的事。怎样建立品牌呢?定位是关键。市场上的食用油种类太多,鲁花的油虽然好,但完全被淹没了。要想走出红海,就必须找到差异化的定位。孙孟全认为,鲁花的优势是花生油,而在这个细分市场,还没有领导品牌。因此,他决定将鲁花的战略确定为做花生油的第一品牌。为了落实这一战略,鲁花在营销传播中,无论包装设计还是广告诉求,都刻意将自己的品牌和花生油联系在一起,让消费者想到花生油,首先就想到鲁花。此后,他们又推出“人民大会堂宴会用油”标语,将鲁花的品牌和权威捆绑在一起,尽管这一标语后来被禁用了,但它却为鲁花积累了声誉,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这样的油料鲁花不要

产品好不好,质量很关键。孙孟全在创业之初,就把品质放在第一位。当时,国内很多企业都往欧洲出口花生,没有人把质量当回事,但孙孟全却小心翼翼,每次都挑最好的花生,慢慢获得客户的信任。到后来,欧洲人点名要他的货。那一年,他们赚了几百万。这件事更加坚定了孙孟全对质量的信仰。创办鲁花后,他向全厂下达了“绝不让消费者食用一滴不健康的油”的死命令,并把它落实到鲁花的每一个生产环节中。为了管控品质,鲁花从源头抓起,他们在每个工厂设有原料信息员,这些人每年会到各地的花生种植源头去考察,跟踪花生的长势。他们还斥巨资,引进全球最先进的花生综合检测仪。这种仪器全球只有五家企业在用,在中国鲁花仅此一家。进入鲁花的原料,在加工时都有详细的跟踪记录,以确保每一个批次都可以溯源。在生产过程中,鲁花只榨取第一道花生原汁。出产后的油还要经过严格检测,每批必检。

在鲁花,大家都知道,孙孟全是个“很随和的老头”,但这个老头有时候也会发火,而他发的火基本上都是为了质量。有一次,某大型粮库低价处理陈年油料,一采购员看到后很心动,向公司打报告要投标,结果被孙孟全斥回:这样的油料鲁花不要!还有一次,一大型商超想跟鲁花合作,定制一款超市自有品牌的调和油,前提是鲁花降低花生油配比,但被孙孟全拒绝了,他从来不干降标准的事。鲁花不仅抓花生油的质量,连瓶盖、纸箱等都要自己做,用的都是最好的料。有人提出可以从外部订购,孙孟全却不以为然,理由是:交给别人去做不放心。为了质量,孙孟全也没少干“傻事”。在食品行业,大家都习惯将产品分成不同等级,定不同的价格,鲁花却坚持分类不分级,全部一个标准。对此,孙孟全很“倔强”:鲁花只做最好的。调和油市场鱼目混珠,很多产品只含10%的花生油,却标上花生调和油,国家也没有强制标准。鲁花顶着压力,全面公布旗下调和油产品的配方比,引来业内一片哗然。在这种“倔强”的死磕中,鲁花花生油创造出一个不小的奇迹,自1992年问世以来,从未在相关部门的抽检中出现过质量问题,被评为“国家级放心油”。

从不对农民打白条

孙孟全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后来做企业背靠的也是农村。因此,他对农民有很深的感情,把农民看成衣食父母,小心维护他们的利益。

2004年秋天,花生大丰收,前来送货的农民排起十几里的长队,蔚为壮观。有人看销售这么火爆,建议公司把收购价格往下压一压。孙孟全一听就火了,对大家说:做人不能忘本,鲁花的原料都是农民种的,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没有鲁花的今天。爱农民就等于爱自己。此后,再也没有人敢提降价的事。随行就市,这本是企业经营的原则,也是情理所在,但在孙孟全那里就是行不通。他把农民的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鲁花30年的历史上,从不对农民打白条,所有收购都是现款现结,从不拖欠。为了提高农民种花生的积极性,孙孟全还通过各种途径,为农民争取利益。2009年6月,时任总理温家宝视察山东时,孙孟全提出“一增一减”的建议。

“一增”是指国家培育花生良种,给农民补贴,鼓励他们多种花生;“一减”是指通过鲁花的5S压榨工艺,提高油的香度,让人们少吃油。孙孟全之所以提出“一增一减”建议,一方面是给农民增收,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国产花生的担忧,毕竟几年前国内大豆市场被外资“洗劫”的一幕还清晰在目。2004年前后,国际大豆价格飙升。在追高情绪的笼罩下,国内大豆压榨企业纷纷与国外供应商签下大单。结果几个月后,大豆价格暴跌,上千家大豆压榨企业走上绝路,被外资“洗劫”。事后,有外资背景的企业控制了国内80%以上的大豆加工量。为了避免重蹈大豆覆辙,孙孟全小心翼翼维护着国内花生种植业的利益。作为国内花生油第一品牌,鲁花的需求对市场有着举重轻重的影响。但在多年的采购中,鲁花一直保持着一个惯例:从不进口花生。事实上,进口花生的品质并不次于国产花生,价格还便宜。任何一家营利性企业都不会拒绝,但孙孟全就是不松口。因为鲁花从创办之日起,其宗旨就是产业报国,惠利民生。

很多人说,你一个农民企业家,低头挣钱就行了,喊这种口号干什么?孙孟全却不以为然,他说:“企业小了是自己的,大了就是国家的、老百姓的。”

提示:

*本文经华商韬略(ID:hstl8888)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投稿,内容合作,联系Mote Chan(微信:motechenfbif)

/ 更多文章 /

  • 金龙鱼背后的农业帝国:丰益国际25年崛起史

  • 不霸之王:郭鹤年,站在金龙鱼背后的食业“闯王”!

  • 关于中国食用油市场,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微信群/

添加王淼(Bill Wang)微信:wang494859121,申请加入CEOCMO、首席研发官、功能性食品、特医、幼儿、啤酒、食品安全、生产&供应链、乳品营销餐饮饮料、休闲食品、研发、设计、包装等微信群(群成员包含雀巢,可口可乐,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师傅,农夫山泉,红牛等全球高管)(级别可参考:FBIF2017嘉宾)。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创意文章

餐老板资讯网,为全国餐厅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饮经营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饮经营资讯,学习更多的餐饮营销、管理、外卖、装修,采购等经营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网络转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188218.html

(0)
上一篇 2017年8月22日 23:19
下一篇 2017年8月23日 07: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