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我不姓糖,照样甜到你忧伤!818能齁死人的甜味剂们

心情不好就吃甜食!可是!如果吃出游泳圈,更不开森!



有没有啥子办法,

能又吃甜食,又不长胖滴?

早个数十年,估计这种想法就会被当做“天方夜谭”,但是现代食品工业给咱们带来了名叫“甜味剂”的东西,它们能提供甜味,却只提供很少的能量,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提供能量。完美解决这种困惑啊。


吃瓜群众

额,等会,等会,甜味剂不是食品添加剂吗,真的能吃?不致癌吗?

食小编

来人!给哀家拖出去枪毙五分钟!

食小编强调

食品添加剂不是魔鬼,在规定范围内合理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刚才说到哪儿了?

哦,对,甜味剂!

再不要打扰人家做正经科普哈!


全世界批准用于食品的大约有20种左右。


科普时间:“甜度”是什么?

一种物质有多甜是用甜度来表示的。测定甜度的手法比较简单粗暴——尝一尝。比如用0.5%的蔗糖溶液作为参照物,将测试物不断稀释并与之比较,叫做“品尝法”。

假如测试物的浓度在0.01%时正好和蔗糖溶液一样甜,那么测试物的甜度就是0.5/0.01=50,也就是蔗糖的50倍。当然,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作参照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甜度值。


甜味剂:纯属意外的发现


最常见的几种人工合成甜味剂都是“甜蜜的错误”。比如:

  • 最早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糖精的甜度是300,它的发现缘于研究人员吃饭前没洗手,结果发现摸过的食物都变甜了。

  • 安赛蜜阿斯巴甜的甜度均为200,它俩都是研究人员无意间舔手指发现的。

  • 甜蜜素的甜度为40,它的发现是因为一个研究生将没抽完的烟搁在实验台上,再抽的时候发现烟嘴是甜的。

  • 三氯蔗糖的甜度为600,它的发现更离谱,一位研究人员错误的将test(测试)听成了taste(品尝)!

超量使用才有害!

关键词:甜蜜素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作为非营养型甜味剂,可广泛用于面包、糕点、饮料、配制酒、腌渍的蔬菜及蜜饯等各种食品中。长期过量食用甜蜜素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饮料类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残留量不得超过650mg/kg(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规定,甜蜜素在腌渍的蔬菜中最大使用量为1.0 g/kg,在糕点中最大使用量为1.6 g/kg,在配制酒中最大使用量为0.65 g/kg。



关键词:安赛蜜   

安赛蜜


安赛蜜是目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主要赋予食品甜味。安赛蜜即乙酰磺胺酸钾,又名双氧哑噻嗪钾、A-K糖。甜度为蔗糖的200倍,甜味纯正而强烈,甜味持续时间长。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规定安赛蜜在各类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

其中,速冻粽子中不允许添加安赛蜜。

腌渍的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3 g/kg。

速冻粽子中超范围使用安赛蜜的原因应该是企业为改善产品口感,违规添加所致。虽然安赛蜜在人体内无积蓄,安全性较高,但若长期过量食用安赛蜜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


关键词:纽甜     

纽甜


纽甜的化学名称是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L-苯丙氨酸1-甲酯,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甜味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白酒不得使用。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是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增加产品的口感,在产品中添加纽甜来调节口感。


关键词:糖精钠    

糖精钠


糖精钠是一种甜味剂,可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调味阶段超范围、超量使用。糖精钠是有机化工合成产品,除了在味觉上引起甜的感觉外,对人体无任何营养价值。相反,当食用较多的糖精时,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


关键词:三氯蔗糖    

三氯蔗糖


三氯蔗糖(4,1′,6′-三氯半乳糖),甜度为蔗糖的400~800倍,甜味特性十分类似蔗糖,没有任何苦后味。须按照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限量使用。


关键词: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


甜度为蔗糖的200倍,具有清爽的甜味,没有合成甜味剂通常具有的苦涩味或金属后味,味质近于蔗糖。阿斯巴甜高温水解后对有苯丙酮酸尿症的患者有一定毒性。因此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添加阿斯巴甜之食品应标明:“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


什么叫甜得发齁

说到甜味的极限,自然进化还是输给了人类的智慧。科学家破解了味蕾感受甜味的分子机制,设计出一类超级甜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的共同特征是有一个被称为“胍乙酸”的化学结构,它们的甜度少说也有十几万


其中里昂大学的研究人员在1996年合成了一个名叫Lugduname的化合物【学名N-(4-氰苯基)-N-(2,3-亚甲二氧苄基)胍乙酸】,它的甜度高达30万,至今高居甜度榜榜首。

这是什么概念呢?只需半个可乐瓶盖的量,其提供的甜度就超过你一辈子吃的所有糖的甜度了!可惜的是这类化合物还没有被批准用于食品,所以如果你真想尝尝鲜……还挺难呢。

一个AI

食品工业:整天为了又要健康又要好吃还要“看上去很美味”的事儿B人类操碎了心的行业。


关于甜味剂,您有什么看法?

欢迎下方留言与我们交流哦~



想聊的生活资讯

想听的食品之声

想找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

想看的行业资讯

这里有

天府食事发布

生活在这座和谐梦幻的城市,我们与TA共同成长。

感谢我们的遇见…

成都市食品商会官方微信公众号欢迎您!

联系邮箱:1014279097@qq.com 

联系电话:028-68730231

觉得不错

点个赞哦↓↓↓


餐老板资讯网,为全国餐厅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饮经营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饮经营资讯,学习更多的餐饮营销、管理、外卖、装修,采购等经营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198767.html

(0)
上一篇 2017年8月29日 08:03
下一篇 2017年8月29日 16: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