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着力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在“健康中国”战略的驱动下,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中,食品产业正在迈向新征程。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同时,两会期间,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对国内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风向建言献策,涉及“食品安全”、“国民营养强化”、“食品谣言整治”、“预制菜标准”、“儿童食品监管”、“食品分级分类管理”、“乳业发展”等层面。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政府工作报告
食品生产企业是安全责任人,也是食品流通掌门人

中国食品报报道,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这恰恰提出了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热点。

 

供给侧的优化、市场的规范、营销的创新,都将成为食品产业面对消费升级必须作答的命题。食品生产企业也应该顺应国家发展大势,树立大局意识。食品生产企业不仅要当好食品安全的责任人,也要当好食品流通的“掌门人”,以产品品质和品牌为引导,加快产业与市场的融合。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孙宝国
建立食品科普黑白名单、禁标“零添加”
市场监管半月沙龙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带来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科学严谨性,提升谣言整治力度”的提案。
 

孙宝国建议,在构建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的当下,科普工作一要重视科普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传播科学正能量;二要加大谣言治理力度,严厉打击“伪科普”和顽固谣言。真正让科普服务于百姓美好生活,服务于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孙宝国还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标准法规,禁止在商业宣传及标签标识中使用“零添加”相关词汇。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孙宝国表示,“零添加”其实是商业上的一个噱头,最终会造成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现在很多人都对食品添加剂没有好感,长此以往,大家可能没有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身体上受到伤害,但是因为担心害怕,造成心理上的负担。

 

据了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目前正在修订中,拟明确规定食品标签不得使用“不添加”“不使用”及其同义语等词汇。《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也拟禁止标注“无添加”“零添加”。

 

孙宝国表示,新国标自2019年开始公开征求意见,至今仍未发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创新和规范。他建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加速会签进程,尽快出台新国标。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郁瑞芬
加大对“儿童”标签的食品监管力度

新民晚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郁瑞芬今年带来了预防儿童肥胖及性早熟蔓延的提案,建议制定“儿童食品”国家标准,明确“儿童食品”的专门分类。

 

2021年开展的“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显示,我国6—7岁儿童的超重肥胖率为26.5%,2012年16.0%,2015年19.0%,儿童肥胖比例持续高增长。

 

郁瑞芬建议,制定“儿童食品”分类、分级等法律法规及要求,填补相应空白:制定专门针对儿童(青少年)食品安全健康的法规及实施细则;建议加快制定“儿童食品”国家标准,明确“儿童食品”的专门分类,对未成年人食品的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要求、包装标识、营销宣传、质量指标等进行明确规定。

 

另外,郁瑞芬建议主管部门牵头出台“儿童(青少年)营养膳食指南”,鼓励各市场主体、科研院所开展儿童健康食品领域的创新研究。对“儿童食品”的质量问题、违规添加、虚假夸大宣传等行为加大监管力度。开展“护苗”专项整治,从严查处侵害儿童食品安全健康的行为。呼吁研究机构、学校、社会公益机构等开展儿童食品安全健康教育。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卢庆国
需对食品、保健食品分级分类管理

新京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庆国建议,大力发展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支持本土企业加速发展,探索食品、保健食品功能声称综合管理,建立分类分级管理体系。

 

卢庆国表示,与快速增长的保健食品市场需求相比,目前的政策监管显得有些滞后。具体是保健食品审评审批周期长、政策落地措施缺乏,企业对产品研发难以预期、不敢投入。如果政策监管不能有力支撑该行业发展,我国的保健食品市场就会被国外品牌所占领。

 

因此,卢庆国建议,应大力发展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支持本土企业加速发展,推动企业及研发机构针对国人特征,开发特色营养保健食品,促进更多民族品牌建立。需探索食品、保健食品功能声称综合管理,建立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大力发展标准化建设;探索建立保健食品注册受理审评审批一体化工作机制;鼓励创新,引导保健食品新功能、新原料、新剂型的发展;理顺和明确注册类保健食品使用新原料的要求和通路,鼓励新原料的研究和使用,并制定相应审评要求等。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石聚彬
促进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经营网报道,全国人大代表、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彬提交相关建议,关注乡村振兴和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

 

石聚彬表示,食品工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创新化的过程,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需求。他建议,要促进食品工业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石聚彬举例道,现阶段虽出现自热食品、预包装食品等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但是出现多而不精,导致出现广度有了创新,深度缺少了精、细、深、透、严。另外,近年各个省份陆陆续续有部分农产品地标品牌进入全国知名品牌范围,同一品类的农产品地标品牌多,但是具有影响力、品牌声量大的拔尖品牌少。

 

“简单来说就是有广度缺精度、有方向缺标准和有品牌缺声量。当下,高品质、高价值、优服务的消费选择倾向不断明显,初加工农产品已经满足不了国民生活消费水平,食品工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成为一项紧迫的民生工程。”石聚彬表示。

 

除此之外,石聚彬还带来《关于“加强推动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合理膳食’行动”的建议》和《关于“推行国人豆类健康饮食计划”的建议》。

 

他建议,将“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的“合理膳食行动”改为“健康膳食行动”,增强全民健康生活意识。另外,他建议推行国人豆类健康饮食计划,通过政策倾斜、源头创新、建立大豆类健康产品库、豆类健康饮食宣传等,推动相关计划执行,结合居民健康膳食的需求,增强全民免疫力。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刘永好
建议将冷链物流运输纳入食品安全管理范畴

新京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今年准备了多份提案,其中之一是关于保障农产品高效安全流通,促进冷链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的提案。

 

刘永好认为:“农业最大的下游产业是食品行业,只有建成食品强国才能将我国从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保证农产品和食品品质安全、减少农产品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食品供应链流通效率是建设食品强国的路径及目标,而四者交集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就是建设现代化冷链行业。”

 

为此,刘永好给出了四方面的建议,即加大市场规范力度,推动冷链流通体系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大力培育一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提升国际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竞争力;加强农产品供应渠道监管和认证,建立食材供应全流程可追溯机制;举国家之力优化并引导实施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

 

刘永好表示:我国冷链企业众多,但区域性、全国性的龙头企业较少。一些企业为降低运营成本,在仓储和运输过程中采用不达标的设备和设施,或不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往往导致冷链“断链”,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建议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法规,将冷链物流运输纳入食品安全管理范畴,提升设施设备技术水平、健全全程温控体系、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强化企业运营监管,加大“小、散、乱”物流企业的整治力度,形成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的安全绿色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此外,冷链运输车辆目前未对货车类进行单独划分,冷链食品运输人员缺乏专业培训与认证,建议对冷链运输车辆在货车类别划分上进行单独分类,健全冷链食品运输人员从业资格审定。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蔡金钗
在泉州晋江设立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中国日报网报道,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总裁蔡金钗建议在泉州晋江设立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蔡金钗表示,晋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福建乃至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0多年来,在“晋江经验”的科学指引下,晋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实体经济创造的产值、税收和就业机会占比均超90%,经济总量持续领跑福建、跻身全国县域前列,2022年,GDP迈上3200亿台阶,用全省1/200的土地创造了全省1/16的地区生产总值。与此同时,“晋江经验”也在福建全省范围内逐步深化拓展、日益丰富完善,有力推动了福建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贡献了丰富鲜活的实践经验。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重申“两个毫不动摇”,福建省委提出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从中央到地方都亮出鲜明态度。

 

为此,蔡金钗建议在泉州晋江试点设立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从国家战略层面在对外开放、金融改革、研发创新、人才引育、要素配置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倾斜,支持其以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为主线,着力先行先试、改革创新,进一步掀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热潮,为全国探索形成更多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陈南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需避免标准“打架”

大河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南的建议,就和食品安全相关。

 

“从整体看,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基本解决了标准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陈南表示,但在实践应用中,还存在着个别的问题和矛盾,其中食品分类引起的争议较多。

 

以传统食品馒头为例,按照《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馒头归属糕点中的热加工糕点。按照生产许可分类,馒头在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食品分类系统中也属于糕点(07.02类别),可使用部分着色剂(如栀子黄)、甜味剂(如甜蜜素)、防腐剂(如山梨酸钾)等限量食品添加剂。

 

然而依据GB2760的食品分类系统,馒头属于发酵面制品的范畴,并不属于糕点类食品,且在GB2760食品分类说明中,明确举例馒头属于发酵面制品,因此馒头应该依据“发酵面制品(06.03.02.03)”类别判定。按照此类别,馒头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范围和作为糕点类别有明显差异。

 

“可以看出,由于食品不同分类,其生产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范围和限量截然不同,就会造成部分企业在进行食品生产时只选用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条款,个别监管部门也会选取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条款进行执法监管。”陈南表示,因此,亟须进行统一分类,明确定位为某一范畴,这样可有效提升标准的可执行性,避免相应的食品安全管理风险隐患。

 

为此,他建议再次全面梳理现有的与食品工业发展有关的标准、规则等,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通过加强部门协作配合,有效避免“标准打架”,推动各类食品标准有机衔接、相辅相成,用“最严谨的标准”推动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张学武
加速食品工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新京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建议,当前中国食品工业处在转型与价值提升的关键节点,应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扩大生产,打造数字化供应链,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已成为引领整个行业往更高的方向发展的关键动力。

 

民众对质量安全、营养健康、低碳环保的食品生产消费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我国食品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市场增量空间。

 

张学武建议,培育食品制造“灯塔工厂”,引领产业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国家设立食品产业专项,选择国内食品头部企业,通过工信部智能制造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进行培育,引导他们加速向智能制造和向数字化转型,成长为食品领域的“灯塔工厂”,输出转型方案,为中小企业转型提供示范和服务。

 

张学武认为,只有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突破口,深入推进食品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供应链,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才能引领整个行业往更高的方向发展。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李燕
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总量的控制

中新经纬报道,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带来了关于加强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总量控制的建议。

 

李燕以味精为例介绍称,味精曾是中国最常用的调味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近年来,由于担心高温烹饪时产生焦谷氨酸钠以及过量谷氨酸钠摄入影响健康等,大众已慢慢减少了味精的使用量。然而,味精并没有真正退出历史舞台,而是被调味品生产企业当作添加剂,成为鸡精、酱油、豆瓣酱等调味料中的成分之一。而老百姓在炒菜过程中往往同时使用多种调味料,无形中也造成了味精的叠加使用。

 

同时,某些餐馆、饭店为了追求菜品的色香味,同时大量使用各类调料,而高盐、高油、高糖食物很容易诱发胃部疾病,诱发肥胖、三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为此,李燕提出三项建议,第一,对食品中相关添加剂的总量进行限定,对标国际制定更严格的食品添加剂标准并持续及时更新。

 

李燕具体介绍称,中国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仅对某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做了规定,而未限定同一种食品中可使用各种添加剂的总量、品种数量或占比。建议增加各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总量的控制标准。

 

此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自2014年颁布已有9年时间,建议政府部门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新发生的食品添加剂安全事件,对目录内的品种尤其是在欧美日等已禁用而中国还在继续使用的部分食品添加剂,如着色剂二氧化钛、色素类的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等开展再评价、再评估,推动存在使用隐患的添加剂品种的禁用。

 

第二,强化食品企业责任主体意识,加强食品生产的过程管控,推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餐馆等做好食品添加剂总量控制,优先使用安全性好、健康绿色添加剂。第三,加强食品添加剂的包装标识管理、科普宣传,引导消费者科学辨别食品添加剂。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郑思敏
尽快出台预制菜的标准 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诸城融媒报道,全国人大代表,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思敏带来了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等方面的建议。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通过调研,郑思敏代表发现:目前预制菜产业普遍缺乏行业标准、产品品类较为单一、研发创新瓶颈等薄弱环节逐渐暴露:缺乏完善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不利于行业长远良性发展;预制菜定义模糊,处在餐饮和食品行业的边界,进入门槛低,可复制性强,造成生产企业良莠不齐,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食品安全隐患;预制菜加工厂呈现区域化、分散化和小规模的特征,缺少完善的商业经营模式;缺少预制菜专业研发人才,创新动力不足,中餐科技化水平进度缓慢,制约中餐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

 

因此,郑思敏代表建议,一是政府尽快明确牵头单位,加快制定和出台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或规划,制定精准化的预制菜扶持政策,重点培育成熟区域的市场主体,加快打造预制菜产业领军企业;二是设立预制菜产业发展基金,为预制菜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中餐标准化等提供支持,鼓励预制菜制造企业建设专业的生产管理标准化体系和研发体系,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努力向自动化、数字化生产提升。培育或引进预制菜相关的专业投资机构,加强孵化、加速、投资力量,以促使更多预制菜赛道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大科研投入,支持科研院所联合地方政府和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攻关,突破技术难点;四是完善系统性的生产管理全过程标准化体系,这是预制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李世亮
现制饮品也应带上“身份证”

四川在线报道,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律师协会会长李世亮在走访调查后发现,不少现制现售饮品经营门店存在未公示奶茶成分,未进行消费警醒性提醒,声称“无糖”“0卡糖”误导消费者(实际用代糖替代蔗糖),鲜奶奶茶中不含鲜奶、配料加多少全凭手感等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对于现制现售饮品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以及经营者自身缺乏自律等。”李世亮介绍说,现行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只对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作出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必须标明成分或者配料表。但奶茶等现制现售饮品是否有标签,以及如何标注,均可由经营者自行决定,并无法律强制规定。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对此,李世亮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增加在现制现售饮品加贴标签的强制规定。同时,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要求,现制现售饮品的标签,应标明饮品能量、核心营养素以及其他营养成分比如糖、维生素等的具体含量值和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让消费者能直观看到该饮品所包含的成分、糖分以及所添加糖的种类、含糖量,提示健康饮食。

 

“而且要制定相应处罚措施,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消费者监督现制现售饮品店的经营行为。”李世亮认为。

 

“应该针对现制现售饮品糖分、脂肪、反式脂肪酸、植脂末等含量超标,指标不符合健康要求等问题,制定现制现售饮品的质量管理标准。”李正国补充说,要约束现制现售饮品经营者对糖、咖啡因、茶多酚等用量管理,引导经营者按行业规范制作和销售,约束其生产行为。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史玉东
加快乳业智慧化建设 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

人民网报道,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研发创新部研发总监史玉东提出了“推动乳业质量检测智慧化转型”“加强儿童青少年营养保障”等建议,助力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

 

以乳业为例,史玉东表示,行业一直面临着“季节性”和“阶段性”不平衡等供需衔接问题,在上游存在着优质饲草料、优质奶牛种源依赖进口等现象。

 

对此,史玉东表示,虽然我国饲草及奶牛种业发展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但仍需加大自主科研攻关、推动行业智慧化建设、优化政策支持,解决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他提出“加大奶业上游产业链‘草牧奶’建设,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大宗乳原料储备机制,更好保障我国乳业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建立‘原料奶供应大县’返税和奖励机制”等建议,为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提供思路,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消费端上,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对增强自身营养健康的认知大幅提升,对健康保护和营养健康有着较强需求。整体来看,国民膳食营养健康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现有国民营养健康状况进行科学的监测、分析和评估,有待完善建立国民营养健康的标准体系。”他说。

 

史玉东介绍,目前现存的食品标准仍以安全标准为主,尚缺乏安全标准之外的食品营养标准、食品特征属性和品质标准等,难以满足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标准的更高需求。

 

对此,他建议,在强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食品营养健康标准体系,引领和规范食品产业的营养健康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应尤其关注儿童、青少年群体,进一步加强食育教育、健全儿童青少年营养法规体系和强化营养干预。

 

盘点| 2023年“两会”时间,食品行业迎来哪些新风向?
王彩云
加速奶业振兴 赋能乡村振兴

新京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资深产品研发经理王彩云今年关注的重点方向是“奶业振兴”,“我认为,技术突破与研发创新,将推动奶业振兴;而以奶业振兴为有力抓手,将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王彩云指出,当前,奶业产业链中,还有不少“卡脖子”问题亟待突破。“作为基层科研工作者,我希望能够通过强化‘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拉动作用和协同创新机制,特别是在新型乳品加工技术开发、高附加值乳源原料加工、乳中功能成分重组等行业重点及前沿领域,将‘产学研用’做深做实,助力‘奶业振兴’;并要让奶产业链的生产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落进农牧民的口袋里,有效推动乡村振兴。” 王彩云表示。

原创文章,作者:食评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28021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3月13日 09:36
下一篇 2023年3月13日 09: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