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时代来临!来看上海餐饮店垃圾分类创意破解法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介绍,2019年,46个重点城市将继续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投入,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张乐群介绍,2016年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截至目前,134家中央单位、27家驻京部队和各省直机关已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正在逐步建立。


  《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张乐群表示,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加快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完善垃圾分类技术设施标准。加强法制建设,通过推动立法加强源头减量,提升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水平。


目前,在舆论场里集中讨论的是怎么区分干垃圾、湿垃圾

诸如,“哭得再伤心的湿纸巾,也是干垃圾,再干着瓜子壳,也是湿垃圾”“小龙虾壳属于湿垃圾,牡蛎壳属于干垃圾”。


其实,一个更严肃的话题是:“可回收垃圾”到底怎么回收?我们经常说:分类之前是垃圾,分类之后变成了宝。垃圾因为分类变成“宝”之后,就成财产,那么产权该归谁?《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没有对“产权”做出明确规定,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不久的将来餐饮店也必然面对此类问题,那么目前上海的餐饮店怎么做的?

  餐饮店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大,有不少垃圾分类创意破解法餐饮店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大,有不少垃圾分类创意破解法


  在上海各区,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餐饮街,热闹的场景体现出城市的活力。然而,在上海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当下,这些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大的场所,不得不直面它的“背阴处”——垃圾桶。


餐饮店垃圾分类并不容易



最近很多人被朋友圈里广为流传的“小龙虾身后事处置图”搞晕,这也可以看出市民在餐厨垃圾分类中有许多误区和模糊地带。这类问题在餐饮店更普遍。


奉贤区通阳路的海鲜酒楼,食客同时点了生蚝、扇贝、皮皮虾等,哪些是湿垃圾、哪些是干垃圾,这让负责翻台的服务员晕了。松江区松东路上一家小龙虾馆,刚开始尝试把食客留下的虾壳和塑料手套、湿纸巾、餐巾纸、易拉罐分开投放时,老板和店员差点哭出来。可见,不少餐饮店内的垃圾分类并不容易。

记者近日走访人民广场周边餐饮街、闵行区老外街、松江区松东路餐饮特色街、奉贤区通阳路等人气十足的餐饮街后发现,沪上餐饮街垃圾处置大致可分三种模式:


第一种,物业管理完善的餐饮街。物业公司为商户设计了相对规范的垃圾投放点,商家垃圾桶投放和收运都较便利,如老外街、十尚坊等少数整体开发的餐饮街。


另一种是自发形成的餐饮街。随着街面餐饮店越来越多,原有垃圾桶不堪负荷。商家自己想办法解决,将所需要的垃圾桶沿街摆放,两公里长的松东路餐饮街,高峰时摆放着100多个大型垃圾桶。


还有一种常见于市中心的老城区。比如黄浦区环人民广场一带,小餐饮店几乎五步一家。但街道宽度不过五六米,街面没有放置垃圾桶的空间。垃圾桶被移到商铺后门的背街小巷里,和周边居民合用,发生不少矛盾。


构建垃圾分类“系统工程”



要在餐饮街推行垃圾分类,首先要改变原有垃圾倾倒方式,这离不开商户、居民、街区管理者等各方利益协商,以及全新的垃圾处置流程的确立,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基层已有不少具有创意的治理做法。


建立全新“分—倒—收”处置闭环。不久前,在松江区松东路餐饮文化特色街,沿街60余家餐饮店门前的110只垃圾桶集体消失。垃圾桶没了,上门收运机制无缝对接,商户只需将干湿垃圾分开放置在店内一角,环卫工人会一天一次上门收干垃圾、一天四次上门收湿垃圾。如分类情况不佳,则拒绝收运。试运行1个月,松东路上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从50%提升到80%。

奉贤区通阳路,撤桶前已将后续所有垃圾处置环节做了流程化布局。通阳路中段背街处有个干垃圾处置小压站,街区管理方在这里辟出湿垃圾临时收运点,每天8时至9时,商户需拖着干湿垃圾桶前往小压站。干垃圾在小压站处置,湿垃圾由流动车当场收运。通阳路沿线垃圾桶全撤。沿街非餐饮店经营户,无需出门投放,环卫工人会一天三次上门回收干垃圾。运行两个月,80%餐饮商户基本习惯新的投放模式。


垃圾分类关键在人。今年4月,通阳路撤桶引发争议,个别商户甚至自行购买新桶摆放在原位。街区管理者多次上门劝说,反复抽查。不过,其中有近20家餐饮户从一开始就积极配合,还主动推广经验。原来,他们均注册在当地一家经济园区,参与了园区党建联盟。联盟提倡每位餐饮店内党员带头承担分类义务。


黄浦区环人民广场小餐饮集聚街区,有一个商居睦邻会。附近云中居委会将长期因垃圾桶安置问题导致的商居矛盾放到台面上。每月一次的工作例会,不仅可以处理居民针对商家的投诉,也可以解决商家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利商利民的功能设置,吸引越来越多餐饮商家参与。


老外街实施垃圾分类后,并没有立刻对中西餐厅给出统一的“硬指标”。“考虑到西餐馆本身垃圾分类基础好,产生干、湿垃圾种类和数量也明显少于中餐,因此目前对一些分类复杂的餐厅仍采取物业托底的方式进行管理,未来将通过奖惩结合逐步引导自主分类。”

让垃圾分类变得“毫不费力”



目前,不少餐饮商户已处在新的垃圾投放规则和分类要求适应期。部分商家能主动调整店内人工安排、垃圾存放方式,以符合垃圾分类法规要求,也促进店内餐饮管理精细化。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一些有趣又有效的经验。


增设“垃圾桶专员”。通阳路上一家本帮菜馆,分类表现十分出色。原来,老板给店里年轻的传菜员小王安了个新名号“垃圾桶专员”。平时服务员们有没有按干湿分类投放,都逃不过小王的眼睛,他还将分类图贴在店内最显眼的位置,方便服务员“扔之前再仔细看看”。


从餐桌开始干湿分离。通阳路上一家海鲜店,为实现垃圾从源头分类,重新设计了翻台流程:食客走后,由服务员收拾海鲜硬壳、纸巾等干垃圾,投入后院干垃圾桶;传菜员上前收拾海鲜软壳、剩余饭菜等湿垃圾,投入湿垃圾桶。


老外街一家德国餐厅,外籍老板和店员实践垃圾分类已长达十年。翻台时服务员会将推车推至桌边收纳,推车上左右两侧各悬挂一个垃圾桶,一侧放干垃圾,一侧放湿垃圾。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启动,期待越来越多好的经验涌现,可以让垃圾分类成为“毫不费力”的事情,并最终内化成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资料来源:解放日报、人民网、新浪微博


想看更多精彩干货可购买:

《餐饮经理人》《烹饪艺术家》月刊

订阅电话:13331083967

喜欢您看

餐老板资讯网,为全国餐厅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饮经营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饮经营资讯,学习更多的餐饮营销、管理、外卖、装修,采购等经营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餐饮总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41769.html

(0)
上一篇 2019年7月4日 21:28
下一篇 2019年7月4日 22:1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