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宫廷菜传人王希富,亲身揭密真正的满汉全席

说起王希富,烹饪界几乎无人不知。

他出身于御厨世家,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深有研究,尤其对宫廷菜和满汉全席知之甚多。近十几年来,他向弟子讲授了九百多道宫廷菜,并复原了“满汉全席”,被奉为宫廷菜传人。

让他来为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讲一讲宫廷菜和满汉全席。

王希富

宫廷菜传人

清代御厨后人

设计酒店逢机缘,寻根宫廷菜

王希富是御厨后人,外祖父陈光寿一族世代在宫里做御厨。此外,王希富的父亲王殿臣是清末民初会贤堂、致美楼当家名厨,而两位哥哥和几位舅舅也都是当时八大堂八大楼的“掌勺”。

王希富于1966年(左)

大哥希荣1949年在公安学校学习时(中)

二哥希华(右)

生长于如此显赫的厨师世家,耳濡目染之下,王希富对晚清及民国的饮食文化,可谓是了如指掌,不仅如此,他在厨艺上也颇有自己的一套。

虽然王希富并未走上从厨的道路,而是在大学当校长,研究古建筑,培养古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乃至于匠师,但是行内不少人都知道,这位老爷子就是宫廷菜、庄馆菜的活化石。

后来,王希富之所以出山做宫廷菜,和自己的一位好友有很大关系。

1997年,王希富受老友所托,设计一套四合院,后又受托将该院子扩建成为国际酒店。酒店按照三十年代的大饭庄建筑来建造,有戏楼和大饭厅,能开满汉全席。

然而,酒店建起来了,会做宫廷菜、满汉全席的人却找不到。与此同时,作为御厨世家后人的王希富,也深感传承优秀传统烹饪饮食文化责任之重大,自觉应为此尽一份力。于是,王希富便决定以该酒店为基地,培训厨师做宫廷菜、满汉全席。

十几年潜心研究,终得旧时珍味

民国时期,王希富父亲王殿臣曾欲改革勤行师徒相传的教学方式,以学校科班形式培训厨师,成立了荣华富贵班。然世事多艰,壮志未能。2002年,已从大学退休的王希富正式开班培训宫廷菜厨师,并承继父辈遗志,将培训班命名为荣华富贵班。

王希富出山教授宫廷菜的消息一出,便吸引了京内众多大厨前去拜师学艺,他后来收入门下的大弟子甄建军,便是其中之一。当时,对王老先生仰慕已久的甄建军,立马辞去了五星级酒店行政总厨的工作,前去拜师学艺。

由于京内厨师积极响应,很快,王希富便搭建好厨师班子,开始培训了。

王希富与大徒弟甄建军合影

“鲁菜是宫廷菜的根,所以我们培训宫廷菜是从鲁菜开始的。我们从鲁菜开始,一直讲到宫廷菜、满汉全席菜的整个形成及演变过程,全部我们都培训了。”王希富告诉红厨网记者,在这个过程中,他向学员们讲授了九百多道菜品,囊括了宫廷菜、庄馆菜、满汉全席等各类菜品,历经了15年时间。

在复原传统菜肴的工作中,王希富精益求精,极力要求每一道菜都要做到完美还原。一些难度极大、年久失传的老菜,如灌汤黄鱼、攒丝锅烧鸡、芙蓉飞龙等,王希富还专门请其大哥王希荣、二哥王希华等民国时期的老师傅把关指点,从原料,到刀工、火候、汁水、盘饰,都力求做到完美复原。

复原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也是十分艰辛的,据悉,仅是一道相对简单的“干炸丸子”,就用了7个月去复原。

“皇天不负苦心人,很多名人慕名而来,一品王希富团队烹制的宫廷菜、开设的满汉全席或一角席。著名作家华而实先生(潘复之子)品尝之后,拍案叫绝:“嗬,这才是真正的宫廷菜!”

荣华富贵班宫鲁京厨艺培训全体同仁庚寅年留念

御膳并非全大菜,也有通俗菜

宫廷菜,也即是指“皇帝吃的菜”。宫廷菜有明显的时间属性,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宫廷菜;现在大家常讲的宫廷菜,一般都是指清朝的宫廷菜,这也是本文所谈的宫廷菜。

提到宫廷菜,人们大多条件反射般想到满桌山珍海味,真是这样的吗?

并非如此。王希富纠正称,宫廷菜在选料、制作方面确实十分讲究,但并非全然奢华大菜,它也有很多很通俗、很家常的菜,如煮饽饽(即是指饺子)、大杂烩、面疙瘩等。

从构成来看,宫廷菜主要由鲁菜、满菜、南菜三大部分构成。其中,鲁菜是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宫廷菜都是鲁菜,它的做法和当时的八大堂八大楼的做法基本一致,只不过在用料上更为讲究。

而宫廷菜中的满菜,指的是满族人的菜,烧菜(即是指烧烤)和饽饽点心是其两大特色。宴席要体现满族特征,一般都会上烧菜和摆饽饽桌子。

南菜,则是指清朝执政期间,从南方传入宫廷里的菜,主要是以淮扬菜为主。这部分菜品在宫廷菜中所占比例较少,但都是其原本菜系中较为优秀的菜品,如苏造肉,香烂可口,诸香不露头。

从发展看,宫廷菜越往后,越奢华。王希富谈到,在顺治、多尔衮刚入关时,皇上一顿饭就吃两道菜;到了康熙、乾隆的时候,有三十多道菜;到了清朝末期慈禧时期,则发展到一两百品。

王希富传授的满汉全席一角

宫廷菜流入民间,渐成满汉全席

晚清之时,清宫御膳奢华无度,每日菜品繁多,皇上只食用小部分菜品,大部分菜品,则赏赐给下面办事的太监和御膳房。其后,这些太监和御膳房后又把这些“圣菜”抬出宫外,卖给当时的八大堂以换得银两。

在晚清覆灭后,八大堂八大楼便照着单子,也做起这些宫廷菜,并且出于商业目的,把这些宫廷菜与自家所做的庄馆菜融会贯通,推出了一种高等宴席——满汉全席。

王希富介绍称,宫廷菜流入民间,与庄馆菜结合,形成了满汉全席,这便是满汉全席的起源。满汉全席是指清末民初开始于京城八大堂之类大型庄馆,为豪门大户或官宦、名人举办的一种豪华宴席,而社会上所流传的“满汉全席成于清,是宫廷御膳宴席、《扬州画舫录》所载宴席等”皆为讹传

以流传最广的“《扬州画舫录》所载宴席”为例,王希富分析称,扬州为皇上设有专门的御膳房,乾隆下江南时,他只在御膳房用膳,乾隆的上千名随行人员的饮食场所,则安置在扬州买卖街上的寺庙里。《扬州画舫录》记载的是,当时扬州当地官员在寺庙设宴接待随行的文武百官的宴席菜品,既非宫廷菜,也不是“满汉全席”。

他认为,世人把《扬州画舫录》所载的108道“满汉菜”食单当做满汉全席,实际上是望文生义。

在王希富看来,满汉全席与宫廷菜、《扬州画舫录》所载的满汉席均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如大部分菜品菜式源自于宫廷菜,菜单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满、汉席”等,但将宫廷御膳、满汉席等冠以满汉全席却是不妥,满汉全席真实版本应是民国时期八大堂八大楼为“揽客”所推出的一种高等宴席。

从规格上讲,满汉全席也并非是有明确的规格,所谓的108道说法不实。一般来说,满汉全席一席是80~100品的规格,但具体的规格是根据客户需求来调整的,可多做几道,也可少做几道。虽然没有明确的规格,但行里却也有着一些“约定成俗”的惯例,如宴席的菜品限于满菜和汉菜,所用原料和烹饪技法要“全”等。

王希富回忆称,民国期间,八大堂满汉全席买卖很是兴旺,父亲、几位舅舅、两位哥哥等多人在满汉全席中辗转多年,做过知名的宴席多而无算,如民国时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为双亲举办的寿宴,便是其一。

王希富跟学生的合影

复原传统宫廷菜,意在传承优良技艺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家陷入长期动荡,满汉全席由此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满汉全席才又屡被重提,热潮不断。但在王老先生看来,满汉全席本身已不值得推崇,值得推崇的是满汉全席背后所蕴含的优秀烹饪技艺。

“我们中国烹饪技术,发展到清末,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然而满清一完,便是几十年的动乱,北洋军阀混战,七七事变八年抗战,抗战之后又是解放战争。解放之后,又是经济困难、三年饥荒、十年动乱……这些年经历过来,这做菜的人也没了,技术也丢了,一丢就是几十年。”

在采访的最后,王希富扼腕叹息:“我们遗失的不是满汉全席,而是我们优秀的烹饪技术。”

“所以我们要把这些宫廷菜、满汉全席重新恢复起来,把中国炉火纯青的烹饪技术继承下来,为我们的新社会、新时代服务。”

这,就是王老先生耗尽心力去研究、复原宫廷菜和满汉全席的原因,也是其初心。在他看来,把中国几千年的优秀烹饪技艺传承下来,我们厨艺界人士责无旁贷,但在传承的过程中,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部分恶习去掉,把菜品中蕴含的优秀烹饪技艺、传统宴席里的规矩仪式等优秀饮食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酥油茄子龙

王希富宫廷菜

海红扒鱼翅

该道菜口味鲜香软糯,用料考究。选用净翅针为主料;河北胜芳产螃蟹、紫色胡萝卜、鸡蛋、淀粉、油菜叶为辅料;盐、料酒、花生油、大油、清鸡汤作调料,葱米、姜米、葱姜水做佐料。

烹调上,该道菜要注意色的呈现。首先,将鱼翅用鸡汤煲煨至软烂鲜香;接着,加蟹黄煸炒紫胡萝卜细丝,再加清汤、料酒调味煨㸆入味;最后,将调拌入味的熟蟹肉酿入螃蟹盖,封口蒸熟,并炸至金红色,贴上蛋皮刻好的寿字围在四周,再用炸菜松点缀。

一掌江山(扒驼掌)

该道菜口味鲜香软烂,以驼掌为主料,冬菇、冬笋、老鸡、肘子、芋头、南瓜为辅料;盐、料酒、淀粉、花生油、大油、白糖、酱油、清汤为调料;葱、姜为佐料。

烹调上,该道菜烹调方法相对简单,但形象独特,意义远大。首先,驼掌加老鸡、肘子煲至软烂脱骨入味,用模子压成熊掌模样,扣入盘,浇入原汁;接着,将用清鸡汤调味的冬菇、冬笋码成海水江涯状,再用鸡汤调味勾芡淋汁;最后,用芋头、南瓜等刻成江山状,点缀其间即可。

灌汤黄鱼

该道菜口味鲜美醇厚,造型独特,用料讲究。选用野生黄鱼为主料,燕窝、鱼翅、鲍鱼、辽参、干贝、虾干、裙边、鱼唇、冬菇、冬笋、火腿、鸡汤、猪肉皮冻为辅料;盐、料酒、大油、花生油、鱼泥、鸡蛋、淀粉、南瓜作调料;葱、姜、花椒油做佐料。

烹调上,该道菜注重造型,首先将鲜黄鱼整鱼脱骨后,炸制定型;接着,将鱼翅和改刀成丁的鲍鱼、辽参、裙边、火腿等以高级清汤煨㸆入味,再加入适量皮冻,勾芡后,酿入黄鱼腹中,以鱼泥封口,蒸熟;最后,以冬菇、冬笋片绕黄鱼围成海水江涯状,再将以清汤煨制入味的燕窝覆盖鱼身,配以南瓜雕刻的“福禄寿喜”四个金字和九条金龙。

攒丝锅烧鸡

该道菜口味以鲜咸为主,口感软烂和酥脆并举,口感口味丰富多彩。主料选用当年子鸡(两只);辅料有鱼翅、辽参、鲍鱼、裙边、鹿筋、干贝、冬菇、冬笋、彩椒、鲜荷叶等;所用调料有盐、料酒、淀粉、花生油、鸡汤;佐料则为葱、姜、花椒、砂仁、豆蔻、茴香。

烹调上,该道菜方法多变,涉及到卤、熏、炸、煨等烹饪方法。首先是主料鸡的处理,先用汤料卤熟,再用柏木刷沫熏制,最后取一只鸡的鸡胸肉,撕成细丝后拍淀粉,油炸至酥脆呈金黄色,做鸡窝,另外一只鸡则炸制外焦里嫩呈金黄色后,做鸡窝上的“烧鸡”;其次是鱼翅、辽参、鲍鱼、裙边、鹿筋、干贝、冬菇、冬笋等辅料的处理,先煨熟后,勾芡调味,再用鲜荷叶包好,做鸡内脏;最后,再将辅料彩椒改刀,五种颜色的彩椒拌成五种味道,均匀围在烧鸡周围,五色五味,象征了人生五味的“麻辣苦甜咸”。

鹿筋狍子肉

该道菜口味鲜咸,口感软烂。选用狍子后腿肉做主料;盐、酱油、白糖、料酒、大油、花生油、黄酱、冬菇、冬笋做调料;再以葱、姜、蒜、花椒、大料、桂皮做佐料。

烹调上,该道菜要注重突出野味原料的味道。首先,将鹿筋用清汤煨至鲜香软烂;接着,将狍子肉腌制入味,过油炸至外焦,再烧㸆焖炖至软烂鲜香,改刀称12个方块码盘;最后,将煨好鹿筋码在狍肉上,浇上原汁,再将以鸡汤煨制的冬菇、冬笋片围成海水江涯状即可。

40万厨师都在关注这个号

你还没有关注吗?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餐老板资讯网,为全国餐厅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饮经营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饮经营资讯,学习更多的餐饮营销、管理、外卖、装修,采购等经营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红餐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130511.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1月9日 21:21
下一篇 2018年11月9日 21: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