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问7答”看疫情对消费影响及趋势分析,献“十策”助消费复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阿里研究院持续跟踪疫情对消费造成的整体影响,以及消费的最新趋势和变化。总体来看,三个因素叠加,导致疫情对消费造成明显冲击:


  • 疫期与春节叠加:春节为消费旺季,疫情使得餐饮业、旅游业、影院、交通等假日消费遭受重创。


  • 复工困难:春节放假导致复工困难,对物流供给、服务业等影响很大,进一步影响消费复苏。


  • 全国性防控:导致全国性的消费受挫。


本次研究重点在于消费影响、复苏节奏、消费趋势和复苏建议四个方面,包括7个问答和10项政策措施建议。



“7问7答”看疫情对消费的影响



1问

提振消费的关键是什么?

服务业(餐饮、文娱、旅游、酒店等)

1答


服务消费受损大,恢复慢:人员聚集+需要外出的特点,导致服务业受损严重、恢复较慢。


实物消费受损小,恢复快:网络零售+“无接触配送”的措施,使得实物消费受损小,且恢复更快。



2问

疫期产生了哪些刚需?

“抗疫”刚需 + “宅经济”刚需

2答


一、“抗疫”刚需:来得迅猛,去得无声



需求特点:疫情恐惧带来的需求,如温度计、口罩、洗手液等;因恐惧心理往往会过度购买,导致“囤货”现象。


趋势:随着疫情结束,预计逐步恢复正常


二、“宅经济”刚需:逐步上涨、逐步回落



需求特点:“宅家”必须的消费,如网游、厨房装备、大中小学在线学习、居家健身器材等。


趋势:随着“宅家”逐步结束,预计需求会回落


3问

疫期后什么需求会上扬?

“补偿性”消费:“疫情之后,我就要……”

3答


三、补偿性消费:疫情后稳步上涨



需求特点:疫情会导致补偿性消费需求明显增强: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疫情过后,近九成受访者会有“补偿性消费”,其中约饭、买衣买鞋买包、观影K歌、运动健身和外出旅游成为优选。


趋势:补偿性消费会在疫情结束后几个月持续存在


4问

哪些消费会缓慢恢复?

大宗消费 + 服务业

4答


四、房地产、汽车:下挫严重,逐步恢复



需求特点:房地产、汽车等大宗商品的消费,服务业从业人员等部分消费者购买力可能受挫,但整体刚需仍在,疫情之后会逐步恢复。


趋势:疫情期间下挫严重,预计会随着疫情结束逐步恢复


五、服务业:下挫急遽,缓慢恢复


需求特点:人员聚集性的服务业,如餐饮、影院、赛事等,在疫期受到严控。


趋势:严控结束后,预计逐步恢复


5问

疫情带来哪些消费行为和需求新趋势?

4大趋势

5答

在新冠肺炎有可能长期化、反复发生的前提下,未来的消费可能呈现4个趋势特点:


一、“全民在线”

在线行为强化:所有人群在线消费习惯得到强化。

在线需求暴涨:网游、在线教育、视频影视等。


二、“重回家庭”

疫情导致“重回家庭”成为强制,家庭餐饮、健身、文化娱乐等行为得到强化。疫情结束后,部分习惯和行为会留存固化下来。


三、“无接触化”

未来“无接触”的场景可能增多,刚性场景包括医疗场所的无接触需求、非刚性场景包括其他人际交互场景,如无接触售票、无人车配送等。


四、“健康乐活”

疫情的强烈刺激下,未来对健康的各类需求有望上涨,包括医疗、医药、饮食、乐活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等。


6问

如何提振消费?

10个方向

6答


提振需求之“有钱花”

1. 创造就业:提高就业,创造短期和长期工作机会,提升居民收入。

2. 扶持中小企业,促进就业,提升居民收入。

3. 支持消费信贷: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消费信贷。

4. “消费券”促销费:发放消费券,定向促进区域和特定消费。

5. 减税增收:通过税收手段,提高消费力。


提振需求之“想花钱”

6. “假日经济”:通过延长假日,发展经济,促进消费。

7.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后顾之忧,提高消费欲望。


改善供给之营商环境

8. 改善物流配送体系:物流和配送的作用在疫情期间凸显,确保高效、低成本的物流体系,确保终端配送的畅通。

9. 净化市场环境,提振消费信心:鼓励良性竞争,打击假冒伪劣;提升品牌信任,将高端消费留在国内。


改善供给之优化供给

10. 鼓励研发创新,支持服务业,通过优质的供给带动消费。


7问

阿里巴巴集团在抗疫和提振经济方面,有哪些举措?

商业力量 + 技术力量,助力抗疫和提振经济两场仗

7答


一、阿里巴巴发挥阿里数字经济生态的商业力量和技术力量,全力参与受疫情影响地区的医疗物资援助和日常生活保障,积极抗击疫情。


1.全球采购医疗物资,驰援受疫情影响地区。

1月25日,阿里巴巴宣布设立人民币10亿元的医疗物资供给专项基金;菜鸟联合全球物流业开通驰援武汉的物流“绿色通道”。


2.努力保障受疫情影响地区的民生服务。

与民生供给密切相关的盒马鲜生、饿了么等纷纷行动,在第一时间就各尽所能保障武汉医护人员和市民生活所需。盒马鲜生承诺“不打烊、不涨价、不断货”,确保食品、生活必需品供销畅通,特别在武汉市的18家店,坚持照常营业,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物资供应渠道之一。支付宝也成立湖北医疗救援队生活物资保障组,为全国各地奔赴湖北的医护人员解决生活物资紧缺问题。


3. 以技术的力量参与抗击疫情。

阿里云向全球公共科研机构免费开放一切AI算力,加速针对本次疫情的新药和疫苗研发。全国几十个省市与阿里云合作建设数字防疫系统。除了全国版健康码,截至3月2日,支付宝、阿里云已为超过200个城市提供健康码技术支持。阿里云向1000万家企业免费开放全套“在家办公”系统,2亿人在家办公;支持1.8亿学生在家上课。


二、 阿里巴巴采取实际措施支持中小企业与助农,促进经济复苏。


4. 支持中小企业。

继2月推出扶助商家的20项措施后,4月7日阿里巴巴宣布再次启动扶助中小企业的特别行动——“春雷计划2020”, 出台5大方面16项扶助措施,旨在利用阿里巴巴20年来沉淀的数字化能力,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促进新贸易,帮助中小企业共渡难关。4月7日和8日,浙江和重庆先后和阿里巴巴签署了“春雷计划”战略合作协议。


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上,截至3月2日,30万商家从网商银行拿到了利率8折的100亿元特别扶助贷款用于复工复产。免费“0账期”服务预计将在4月之前为淘宝商家带来500亿至1000亿的现金流。3月5日,网商银行又联合100家银行发起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将在半年内支持1000万家小微企业强韧生长。3月11日,淘宝联合网商银行宣布,免费0账期服务将延期至6月30日,预计网商银行总垫资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口碑饿了么33天内4次对全国商户减免佣金,帮助近8万家路边小店新上线外卖功能。


5.开展爱心助农。

2月6日,阿里巴巴发布“爱心助农计划”,为全国滞销农产品紧急打造“爱心助农专线”。2月12日,淘宝宣布设立10亿元爱心助农基金。截至4月2日,淘宝天猫累计售出超过16.2万吨滞销农产品。


淘宝为国家级贫困县专门开设“暖春守‘胃’战”、县长直播等专场。阿里兴农脱贫项目已覆盖全国707个贫困县,建立市场+品牌的一站式农产品上行解决方案,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一县一业”。


6. 助力复工复产。

为支持企业在符合疫情防控的条件下有序复工,钉钉企业复工平台2月8日正式上线。2月17日全国19个省份的100个城市启用钉钉复工平台。2月12日,阿里安全推出“AI防疫师”自动识别疫情高危人群,助力复工季公共场所疫情防控  。



2月11日,菜鸟发布面向供应链和物流行业的15项具体落实措施,帮助商家和快递物流业打赢疫情中的经济仗。3月8日,菜鸟数据显示,全国各地电商仓库日均发货量比一个月前涨了3倍。




提振消费的10点政策措施建议


当前经济复苏首先需要消费复苏,考虑到疫情对供需双方产生的影响,需要从短期应急处理和中长期布局两个方面加强自身竞争力。具体政策措施建议如下:


一是在商贸零售企业全行业推广数字化营销工具,推动企业展开自救。疫情期间,领先企业利用多种数字化工具和营销模式,如直播销售、社群互动等,充分利用线上渠道,不依赖客流到店的特殊优势,带动零售企业离店销售,加速企业线上线下融合,有效降低客流下降或闭店带来的营业额损失。


二是大力发展直播零售等新模式。把握5G、超高清等新技术的发展机遇,关注产业发展新趋势和消费新需求,大力培育发展新消费模式。疫情期间,直播零售、线上撮合滞销农产品等新模式发挥远程服务等特点,在带动离店销售和增强供给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直播行业发展呈现逐渐专业化的发展趋势。直播主播作为消费群体代言人,兼具买手、展示、交易、客服等多个角色职能,不同品类直播零售服务各有差异,如服饰行业的试穿试戴服务,3C数码行业的说明和讲解服务,有效地降低了消费者选择商品特别是中低档价格商品的决策门槛,释放消费需求。


三是推广“无接触”服务,加快消费与零售相关行业全渠道服务建设。新冠肺炎疫情提升了居民生活的健康安全意识,“无接触”服务应运而生。该模式包括“无接触”配送和“无接触”到店自提两类服务,借助线上工具,支持消费者远程购买下单,根据定制化需求提供到店或到家交付服务,既打消了消费者到店在健康安全方面的顾虑,同时多种交付方式实现了服务的多样化和便利性。建议相关行业推广“无接触”服务,打造线上线下互为补充的全渠道服务新模式。


四是加强食品健康与安全建设,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餐饮与食品加工相关行业商品质量安全水平。疫情过后,消费者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需求将固化下来,持续促进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建议加快建设明厨亮灶,在外卖配送中推广使用食安封签(“食安封签”即商户出餐时在外卖餐盒上使用统一的一次性封签进行包装),避免食品在制作、配送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污染,守护餐饮消费安全。提倡有条件的餐饮和食品加工企业借助数字化工具,追溯食品安全。


五是借助平台企业,组织线上消费节日活动,对冲击较大的品类发放定向消费券,刺激消费需求。当前消费冲击明显大于供给冲击,具备发放消费券的基本条件。建议对冲击较大的汽车、家具、建材、家电等商品品类,依托平台企业,组织消费节日活动,定向发放消费券,既能避免人流聚集,又可基于消费场景精准施政。


六是积极推动健康码普及与跨区域互认,打造安全健康的文旅消费新模式。健康码推广以来,在有效提高复工效率过程中持续发挥作用。3月18日起,杭州和湖北健康码互认。湖北输出的务工人员持有健康码绿码,等同于杭州绿码,员工抵杭以后可以直接返岗上班,大大提升了复工效率。在受冲击较大的文旅产业方面,建议扩大健康码使用场景,加快实现电子健康证明全国互认,在低风险景区有序开放接待配额,打造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为五一小长假消费回暖蓄水。促进景区及周边旅游消费设施,包括酒店、餐饮、娱乐等线下商旅资源对接平台企业,共建新型数字文旅新业态。


七是加大消费与零售行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力度,打通全渠道供应链。中长期来看,关注疫情过后消费者生活方式与行业发展趋势变化,加大消费与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改造力度,培养数字化人才、提升全渠道供应链敏捷性和组织灵活响应能力。鼓励企业建设全渠道组织和支持管控模式转变。加大力度行业企业打破线上和线下渠道组织的“孤岛”,自上而下实行全渠道整合,提倡引入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业绩指标和相应激励措施。


八是深化放管服,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适当放开和创新管控政策。鼓励围绕居民生活的可替代人流聚集的社区经营创新,促进跨业新消费业态和模式发展。如,疫情之下正在加速创新发展的社区新服务模式。在原有物业、社区商业基础上,加强社区空间集约化利用,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社区邻里服务中心,集合数字菜场、“无接触”自提点、闲置回收、医药保健、生活服务等新型社区服务,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舒适度。


九是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下调政策长期化。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自3月1日至5月底,免征湖北省境内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其他地区征收率由3%降至1%。考虑到疫情对低收入群体消费预期比中高收入群体影响更大,建议将为期3个月的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临时政策,在到期前转化为长期政策。此举对此次疫情受困也是最具实物消费潜力的中低收入消费群体定向施政,给市场更加明确的预期,帮助中小企业增强持续生产经营的信心,产生稳就业和稳住员工收入的效果,有助于降低商品价格和刺激消费,起到提振消费的作用。


十是加大力度鼓励消费场景型信贷,以及小额消费信贷发展,精准拉动消费增长。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消费规模相对于经济体量而言依然偏低,因此,长期来看,消费规模具备广阔的提升空间。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对于居民来说,消费信贷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大幅上升。鼓励基于线上、线下真实消费场景的精准消费信贷,支持用于生存型、实物型的生活刚需部分的小额消费信贷,在精准拉动消费增长的同时,预防消费信贷流向房市。面向数字经济发展,在消费信贷领域推动形成分层次、差异化、多元化的金融供给体系,有效推进消费信贷供给侧改革。


撰文:阿里研究院张青春、苏岳龙、吕志彬

责编:斌卡(转载及媒体合作请后台联系小编)


往期推荐

数字基建:通向数字孪生世界的“铁公基”


拥抱不确定性:从“战疫”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大启示


企业数智化转型的五大核心理念


淘宝直播年度战略发布:将帮100000名中小主播月入过万


阿里张勇《人民日报》刊发署名文章:抓住数字新基建的机遇


高红冰:如何测量数字经济的小美与大好


数字孪生:通向零成本试错之路


双11“2684亿”的B面:数字折叠,实现供需直连


安筱鹏:未来10年是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安装期


张勇:双11是中国内需潜力和消费信心的窗口


双11后看中国,解码“新消费、新供需、新制造”


区块链将共建价值互联网 迎接新契约时代


张勇:未来物流一定是从数字化到数智化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全面上云的拐点到了!”


 钉钉:通向数字化转型2.0之路


深度 ┃ 零售业是如何赚钱的?


国潮来了:消费品牌进入中国时代


安筱鹏:数字化转型的十个关键词

餐老板资讯网,为全国餐厅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饮经营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饮经营资讯,学习更多的餐饮营销、管理、外卖、装修,采购等经营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辰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5685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16日 10:28
下一篇 2020年4月16日 11: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