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风波下,一位餐饮老板的生死自救15天

情爆发后,祸乱之源“野味”再次被推至风口浪尖。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严肃的整治行动,严查野味产业链,与野味相关的餐厅、菜品等统统被叫停。

和野味青蛙一字之差的牛蛙,也一度卷入了禁售风波。主营牛蛙菜品、拥有近200家门店的蛙来哒,也险些遭遇一场灭顶之灾。

“太好了!太好了!”
2月8日早上,看到朋友转发过来的“紧急通知”后,蛙来哒创始人罗清近日来悬着的心终于落定了,官方发声了,牛蛙不是野味,不在禁售之列!
她马上把链接转发到公司高管群,做成相关的简报,把简报和通知文件一起发给了全国所有门店负责人,好让他们第一时间安下心来。
这15天来,牛蛙禁售风波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这下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

△罗清和她的团队
自1月23日得到相关禁售消息后,罗清这15天的经历,就像过山车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跌宕起伏。
1月23日
罗清最早收到牛蛙即将被暂停销售的消息,就在这一天。
当时,东莞万达店的店长和她反馈,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人来商场了,逐个餐厅通知,非家禽类的其他动物产品一律暂停销售,包括牛蛙。

△蛙来哒东莞万达店

听到这个消息时,罗清其实没有慌乱,她觉得这应该只是疫情特殊时期下的特殊管控行动,自己做牛蛙十来年了,很清楚牛蛙的产业链。
作为典型的经济型养殖水产品,牛蛙从育苗、养殖到销售整个供应链都非常清晰且成熟,不存在灰色地带,也和“野味”扯不上边。
虽然不担心牛蛙会被当成野味禁售,但疫情日益严重,病毒源头又还没有找到,消费者对食物越来越谨慎,品牌加盟商们也如履薄冰,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点点谣言都可能对行业、对品牌造成巨大的伤害,更不要说牛蛙将被禁售这么大的事了。
权衡分析了一下利弊后,罗清和团队决定,需要认真对待、处理这件事。找准源头,直接对接,谁发的通知就直接和谁沟通。
当天下午,公司相关人员紧急赶制了一份说明文件,将牛蛙的养殖现状、产业链结构,以及蛙来哒的品牌介绍、生态化养殖基地介绍、门店牛蛙食材的第三方检测报告等信息清清楚楚、毫无保留地列举了出来。

△蛙来哒牛蛙相关的检测报告之一

随后,立刻转给东莞门店负责人,递交到东莞市场监督局,同步进行相应的沟通和说明。很快,东莞市场监督局就回复了:可以继续售卖。
皆大欢喜后,罗清以为,这件事应该就这么过去了,毕竟其他地区的门店也没有再收到类似的通知。
1月26日
当天,鉴于疫情发展状况,蛙来哒宣布全国门店休市。就在这个时候,禁售风波再次卷土重来。
广州、佛山等多地相关主管部门陆续通过微信等渠道通知当地门店店长,配合疫情防控,暂时停止销售牛蛙。

△一些门店在微信上收到了相关部门的通知
与此同时,美团饿了么各大外卖平台也跟进,暂时下架了门店内的牛蛙类产品,并表示得等到疫情结束后,相关主管部门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时,才能上线恢复。
对主管部门防控疫情的举措,罗清举双手支持,何况蛙来哒全国门店已经休市,完全可以配合相关防控工作,受到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但是,蛙来哒最终还是要开市啊,牛蛙暂停销售要到什么时候?相关部门对牛蛙的真实态度是什么?这些问题不明确的话,很多事情都没法跟底下的员工解释。
罗清决定就此事去跟市里的主管部门沟通一下,亲自了解清楚相关政策的具体情况。
1月27日
大年初三,留守在深圳的加盟部总监杨静,带着之前准备好的文件资料,去市场监督管理局拜访,但遗憾没有见到相关的负责人。
1月31日
大年初六,罗清与杨静两人又去跑了一趟。这次终于见着了相关主管部门的负责人。
和市领导一番沟通后,罗清获得了2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1. 主管部门明确指出,相关通知文件中野生动物名录里的“蛙”类,并不是特指牛蛙;

  2. 疫情期间情况特殊,对牛蛙的管理会比较严苛,但疫情过后,会放开销售,主管部门会进行相应的解释和沟通。

这两个信息,就像2颗定心丸,让罗清感到安心了许多。
公司很快将沟通得到的信息做成了一个简报,发送给各门店负责人,让大家不要慌乱,不要有过多疑虑,更不要到处申诉,给政府添乱,安心休市等待疫情过去。
2月3日
当天,一份网络流传的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的“红头文件”,再度引发了轩然大波。文件赫然写着:禁止经营销售蛇类、牛蛙等野生动物,发布人为广东省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领导小组办公室。

△网络上流传的“红头文件”
有门店店长也将这份文件发到了蛙来哒总部,并表示是当地相关部门发到门店的。
罗清看到那个文件,觉得有点蹊跷,内容是红头文件没有错,而文件正文并没有指明说禁止销售牛蛙,在正文结束后另起一段备注了一系列禁止销售的名单。这段文字的字体、格式都和正文不一样,明显是后期加上的“注解”,跟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的红头文件并非完整一体的。

△最终证实,这份才是官方实际正式发布的文件

罗清和门店说了自己对文件的理解,同时,将该文件同步发给了相关主管部门求证。她确信这份文件有一定的出入,事态并没有那么严重,尽管此时,焦虑的情绪已经充斥行业。
不过,就在当天晚上,发生了一件真正让罗清焦虑的事,大众点评相关负责人来沟通说明,接到相关通知,要屏蔽蛙来哒全国各门店在大众点评上的信息。
蛙来哒品牌部的同事和对方沟通到2月4日凌晨,对方仍表示没办法。
2月4日
大众点评真的直接屏蔽了蛙来哒所有门店信息。与此同时,其他和牛蛙相关的品牌餐厅信息,也统统被屏蔽了。

△当天,大众点评开始无法搜索到牛蛙、田鸡等关键词

到这一步,罗清觉得事态有点严重了。
线下门店、外卖平台暂时不能售卖牛蛙相关产品,在全国餐饮业都处于停业期,这些停售对门店和品牌影响有限;但大众点评上的品牌信息被屏蔽,这可是大件事!
很多消费者还不清楚情况,一旦看到大众点评下架了相关门店,很容易产生不好的误解,对品牌声誉造成巨大影响。
原本疫情之下,蛙来哒直接亏损已经近两三千万,未来要扛过去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此时品类、品牌声誉再受损,无异于雪上加霜!等待疫情过去,蛙来哒要恢复生机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必须自救!
2月5日
2月5日上午,罗清想办法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取得了联系,进行了情况汇报和沟通。
这次,她再三表明,蛙来哒支持、配合疫情期间禁售相关产品,但如果相关平台上的门店信息被撤下,会对品牌声誉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门店很可能会因此扛不这个寒冬,希望能得到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恢复大众点评的品牌上线。
让她欣慰的是,这个请求得到了省主管部门的明确回复:特殊时期可以下架线上、线下相应的菜品,但品牌门店其他经营应该不受限制和影响。
当天下午,大众点评终于恢复了蛙来哒全国门店的品牌信息,避免了一场更大的伤害。

△大众点评恢复上线蛙来哒门店信息

2月5日
2月5日时,一些大众媒体、自媒体开始就网路上流传的拼凑版“红头文件”进行大肆报道,传播“牛蛙是野味”“相关部门宣布禁售牛蛙”“牛蛙即将从餐桌上消失”等耸人听闻的信息,在公众间也引爆了这场风波。
蛙来哒品牌部监测到,当天微信上“牛蛙即将从餐桌上消失”相关的内容转发量就有十几万,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公众、品牌商甚至上游养殖户的恐慌,给整个牛蛙市场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影响。
2019年牛蛙整体产量近50万吨,品类相关门店近2万间,涉及产业链产值超1000亿,从业人员过100万。眼看这个庞大的产业就要被谣言搞乱,整个牛蛙产业链的相关企业都被迅速推动起来。
包括养殖合作社、水产公司、大型饲料企业、餐饮同行牛蛙品类企业在内的很多人纷纷找到了罗清,讨论商量此次停售事件的发酵如何应对。
罗清也意识到,要保护这个产业,靠一个人、一家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推动全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品牌一起!
她告诉大家,各方必须一起去努力推动这个事情的解决,各自向自己的上级主管部门递交资料、沟通申诉。
与此同时,蛙来哒品牌部的同事也亲自去和某些媒体沟通,说明主管部门的发文内容并没有明确野生的蛙是指牛蛙,要求媒体撤销“牛蛙即将从餐桌上消失”相关的不实报道。一些媒体求证后,次日即删除了网路上的相关报道。
2月6日
和上下游企业、各大媒体沟通斡旋的同时,罗清和团队也同步在做一个工作:大量收集、查询牛蛙相关的历史文献、期刊杂志等资料,深入研究牛蛙品类的前世今生,从源头上打消公众对牛蛙的疑虑。

△罗清在研究的牛蛙相关期刊文献
研究资料时,罗清发现,牛蛙根本不是中国的本土物种,而是50年代国家为了实现水产品出口创汇,专门引进的经济型养殖水产品种
国内第一批牛蛙是1959年中国政府从古巴引入内地的,定位是经济型养殖水产品。当时很多地方都设立了国营养殖场,用小虫子等“活饵”养殖牛蛙,意欲出口创汇。但活饵养殖不稳定,因此一直都没有形成规模化养殖,牛蛙的产量也很低。
80年代末,广东省又从美国引入了新的一批牛蛙种,后来借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开始用饲料养殖牛蛙,逐步形成了规模化养殖,但当时产出的牛蛙主要供应出口外销,在国内市场不温不火。
直到2015年,蛙来哒率先将牛蛙打造成一道单品爆品,才真正带动起国内牛蛙品类的热潮。众多品牌跟进后,牛蛙产业链也跟着红火起来,上下游产销两旺。
总之,牛蛙作为经济型养殖类水产品,在中国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清楚的文献记载,不存在任何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根本不用担心。
彻底捋清牛蛙在国内的发展演变进程后,26日凌晨,罗清特地开了一瓶好酒庆祝,并发朋友圈感慨道;“做哪行就要成为哪行的专家”。
在这之后,无论一些不实的舆论再怎么传播发酵,罗清都冷静地跟门店保证,牛蛙品类不会出问题,疫情过去后,一定可以恢复销售。

2月7日
2月7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一则紧急通知,没有将牛蛙列入野生动物,不在禁售之列。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紧急通知内容

相关部门发声,罗清连日来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定。
接下来,她打算持续和相关部门沟通,落实恢复开市后的一些具体事项,比如是否可以直接开市正常销售?是否需要进行一些相关报备等。此外,和各大外卖平台沟通,申请恢复被下架的产品。
在她看来,只有做完这些,这场风波才算彻底告一段落了。
经过这么多天的波折后,罗清内心更坚定了3点:
  1. 牛蛙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类,符合健康饮食的趋势,而且产业链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产供销打通以后,会形成一个非常好的产业;

  2. 看好、选择了一个品类,就要成为这个品类的专家,把品类存在的一些隐患认真了解、处理好,才能实现长期发展;

  3. 牛蛙需要正名。

以上,就是蛙来哒创始人罗清向红餐网(ID: hongcan18)讲述的,她这15天的真实经历,真实还原了一场发生在疫情之下的牛蛙禁售风波。

写在最后

餐饮人都说2019年很难,不料2020年变本加厉,刚开头就遭遇疫情的当头一棒。疫情冲击下,各个品类都无法独善其身,那些与“野味”有牵连的品类更是遭遇了灭顶之灾。

某种程度上,罗清的这“生死15天”,不过是千万个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餐饮人的缩影。

因为本次疫情爆,大众对“野味”这个传染源口诛笔伐,牛蛙品类也一度被误以为是“野味”而遭禁售。

这场风波在平息前,经营牛蛙的餐饮老板以及上游养殖户等人人自危,绝望、悲观、不甘等各种复杂的情绪弥漫在行业中。

针对这场风波,红餐网创始人陈洪波表示,疫情之下,全国各地严打“野味”值得赞赏,但“一刀切”全面禁止除常见家禽外的所有动物制品销售的做法值得商榷。

人工养殖的动物,包括牛蛙、蛇、泥鳅、黄鳝、水鸭、甲鱼等,养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检疫标准也日益完善,是不少养殖户创收的经济型农产品。

如果草率地把人工养殖的动物判定为野生动物来全面禁售,将会对餐饮行业、相关餐饮人以及养殖户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紧急通知的举动,就体现了政府服务的速度与务实态度。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这“生死15天”也是罗清求生与奋斗的15天。不要慌乱,积极自救,最终赢得转机。这样的努力,同样值得广大餐饮人借鉴。

毕竟夹缝中求生,不是为了一直在夹缝中,终究是为了求生。还要活得好!

餐饮战疫,我们在一起!

疫情之下,餐饮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餐饮同行忧心重重,我们也为之揪心不已!

作为一个有温度的行业媒体,

红餐网将持续送上疫情相关专题内容。

(红餐爆料微信号:Cwhchb)

餐饮战疫专题汇总

  • 老乡鸡老板手撕员工减薪请愿书!

  • 疫情期餐饮企业的22个问题

  • 知名餐企疫情作战计划曝光

  • 餐饮老板,自救才是你目前唯一的出路

  • 疫情对中国餐饮企业影响情况调查

  • 餐饮老板,疫情下让企业活下去更重要

  • 疫情风暴中心的餐饮人,上半年怎么办

  • 联动救市下,哪些餐企会突围?

  • 《疫情防控期间餐企经营指南》发布

  • 停业休业、现金流告急,餐厅该怎么办

  • 看完员工的减薪请愿书,餐饮老板哭了

  • 餐饮业“冰川时代”来临,你能活下来吗

  • 餐厅收入为0,员工工资怎么办?

  • 警惕!餐厅外卖迎史上最大挑战

  • 海底捞“张大哥”煮的这碗面感动了我们

  • 西贝、眉州东坡、巴奴打响保卫战!

  • 餐企应对疫情,保障现金流安全对策

  • 别让食材成为压倒餐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 疫情之下,那些如履薄冰的中小餐企

  • 100亿贷款救市,美团宣布七项帮扶举措

  • 西贝告急!餐企如何打赢现金流保卫战

  • 西贝也扛不过3个月!我们怎么办?

  • 餐饮再难,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

  • 餐饮二月危局:对不起,我撑不下去了

  • 抗疫,餐饮人正在行动!

  • 餐饮疫情防控,就要这么干!

  • 疫情告急!餐企如何应对?

  • 餐饮界共渡难关!万达免租1个月

  • 疫情期间,餐企必须收藏的6套模板

  • 疫情下,餐厅停业真的是唯一选择?

  • 吃蝙蝠,真变态!别让野味玷污中餐

  • 捐钱、捐物……餐饮抗疫互助太感人

  • 疫情重挫下,餐饮6个趋势你必须了解

  • 武汉挺住!餐饮做这场“战疫”坚实后盾

  • 90%餐企开年亏损严重,越大亏得越惨

  • 近500家商场跟进,与餐饮人共战疫情

内容交流/采访/转载 | 微信:hongcw66

商务合作 | 电话/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餐老板资讯网,为全国餐厅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饮经营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饮经营资讯,学习更多的餐饮营销、管理、外卖、装修,采购等经营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红餐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13676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2月10日 20:43
下一篇 2020年2月10日 21:1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