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都到养蛙了,何时才轮到你?

今天的标题乍一看和食品创业没有直接联系,但对食品创业公司,这是一个真正直击要害的问题。

作为食品创业公司常用的自营渠道,微信公众号的平均打开率降低到了5%,而文章的阅读量也普遍下降,而从微信公众号背后折射出线上流量增长停滞的问题,对创业公司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从线上寻找新的机会,还是强化当前渠道运营,亦或是从线下突围?这是每一个品牌运营者应该着力思考的增长命题。

公众号流量的跳水式下降

你打开一年前还经常搞出100000+文章的公众号,抛开刷量的问题,再看他们今天的阅读量,你会发现公众号阅读量的持续下降,已经是一个既定现实。

但有一个关键问题,一直没有被讲明白,文章打开率和阅读量的双双下降,是因为公众号的整体流量下降?还是因为公众号这两年太多了,有限的流量被分散了?

我们进一步把 “流量少了” 和 “号变多了” 这道选择题,变成一道数学题:

2013年有144万个公众号,2016年有1200万,2017年有2000万个,2016年到2017年的年增长率有66%,乍看起来,这两年有不少如你我一样的人,开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使得大家的阅读流向被分散了。

但如果我们看另一组数据,就会发现活跃公众号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2017年活跃公众号有350万个,对比2016年的307万个,活跃公众号的年增长率仅仅14%。

对比公众号的活跃粉丝还增长了19%,我们不能把微信阅读量的下降,怪到“号变多了”。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不是“流量少了”,2017年第一季度公众号一共推了29万篇文章,送达人数是151亿人次,按照微信日活8.89亿计算,摊到每一个人在第一季度每周只读了1篇文章。

公众号有限的整体流量(用户 × 停留时间),由于公众号的内容参层不齐,且有短视频 / 游戏更好玩,从而影响打开习惯(是不是你关注的号大部分你并没有看),使得总流量下降。

而回到创业公司的角度,我们把阅读量变成一道数学题:阅读量=公众号打开量+朋友圈转发量+好友二次转发量+其他。

从e公众号直接阅读占阅读量的65.43%,由于打开率是阅读量的主要来源,而上文我们提到了用户打开习惯的削弱,打开率下降会直接影响阅读量。

大量创业公司把自己从订阅号转成服务号,而从当前看,这并不能帮助你提升阅读量,从打开率数据看,订阅号和服务号差不多。

道理也很简单,订阅号是很多号一起的,所以其他号会带来多次推送的效果,用户可能顺带打开你的公众号;而服务号因为次数限制,没办法频繁刷屏,这次推文过了,用户再想要找到你,只能从下拉菜单搜索公众号,而这就比订阅号的操作麻烦很多了。

进一步看,订阅号的转发率比服务号高1倍,而在当前,转发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除了公众号阅读(65.43%),第二位就是朋友圈阅读(24.04%),和朋友间转发(7.12%)。

究竟谁动了公众号流量这块奶酪

你在刷朋友圈的时候应该有这样的体会,你在朋友A看到一条动态(比如最近很火的养蛙),你可能会略过,但如果你看到BC都是养蛙,你可能就会好奇这是什么,等DEFG还是养蛙,你可能就会去下一个。

相信你在生活也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是一个认识的人转发给你,你更愿意去读这篇文章。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朋友推给我一篇文章,他是根据我的喜好推给我的,所以我一定会打开看,还会回复我的看法证明我认真读过了,即使是家人推给我养生帖,我只有看了才能告诉他这个是鬼扯。

而分享率之所以是核心痛点,是我们观察到这几年文章一开始会被分享到朋友圈(发鸡汤的人被你我屏蔽了),再后来是微信群(发鸡汤的群你我退群了),最后是好友(发鸡汤的人可能就不是你我的好友了)。

举个打车大战时的例子,你一定能回忆起来,一开始大家会发到朋友圈,因为很新鲜,但别人在看到你朋友圈十几条红包的动态,最后屏蔽你以后,你就开始发到群里,谁要谁拿。

到后来你怕打扰别人,最后只能在红包群里发,甚至只能夫妻之间,像地下工作者一样接头“你要红包吗?”

而一次转发平均能够带来5-10个阅读,基于真实关系的点对点转发带来2-3个阅读,这是公众号触达外部目标用户最简洁的手段,如果失去了这一块,你的所有阅读都是现有用户的内部繁殖,从长期来看,公众号就变成了一个存量资源。

这样算一下就看的很清楚了,如果一个公众号有100万粉丝,打开率5%,则阅读量为5万,如果文章没有人转发朋友圈和朋友互推,那5万就是上限了。

这就是为什么你越来越少看到100000+的盛况了。

公众号的破局之道

我们通过用户漏斗帮我们理解这个问题,转化和留存工具成熟而具备持续优化的空间,公众号的核心问题是增加漏斗上方的用户量。

我们把这个公式展开来讲:阅读量=公众号打开量+朋友圈转发量+好友二次转发量+其他。

打开率是首先要被解决的问题。

问题的源头是大部分食品创业公司都是服务号(一月推四次,直接弹出),由于创业公司追求直接转化,所以你的粉丝也知道,你推文就是来卖货的。

从用户的视角看,如果这次出的东西不是他想吃的,他看标题就知道了,也就不需要打开了。

如果是喜欢的口味,有一批人会直接点进去下单,但另外一批是用读新闻的心态刷过去的,着哪天想到了再买,这一错过可就不知道下次是什么时候了。

打开率低下的核心原因是,没有撩拨起人类的好奇心,白白的损失了一批流量。

一个好的标题是提升打开率的核心,本质上就是两点:

1)基于人类共性的需求(如爱、死亡、恐惧……)

2)用悬念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制造悬念感最好玩的是两年前的胡辛束,有的用户产生了一种有趣的期待“我倒要看你今天22:22,要写什么出来卖”,只要人们出于好奇点进去了,就能产生很多的可能性。

如果说,打开率有点“骗”的成分的话,转发就是要看真功夫了。

在打开率之上提升整体阅读量,同时触达外部人群的关键在真正满足用户底层需求,具备分享感的内容。

年初和一些自媒体大号的运营者聊,发现一件有趣的事,从他们2017年的后台数据看,文章阅读环比全年下降,但是爆款文章各项指标比去年要更好,头部内容会有更多机会。

本质上用户转发的核心原因是,要么让我自己觉得我更好了 ,要么让朋友觉得我更好了:

1)强化自我印象:我正在成为我想要成为的人(比如对美和品质)

2)对外输出印象:这篇文章转出去,别人一定会高看我一眼

但如果公众号文章是一篇,从标题都能够看出主旨内容的、甚至是一些对我毫无意义的(例如: 新品 / 打折 / 活动),很明显对我自我提升没有没有太多帮助,我自己很难产生收藏,更不会发到朋友圈,让我的好友觉得我是一个对“捡便宜”特别敏感的人。

从理解人性的角度,大家发朋友圈除了寻求帮助之外,更多的也是在塑造自己的形象,当文案转发在朋友圈或者直接推给我的朋友时,不仅不能让我的朋友觉得我逼格很高,在他们心中树立我的形象,甚至有可能“黑化”我,那转了有何用。

摆在创业公司面前的就是两条路线,重运营和重内容:

1)基于陌生人和浏览型为主、事件驱动为主的社群需要强运营

2)基于真实关系而建立社群,弱运营重内容

强运营如果用多平台+社群,相互间导流,整个打法短平快,购买转化率高,但强运营模式是有先天缺陷的。

只有强运营才能维系大型社群的活跃性,但强运营需要运营者的参与,这也意味着强运营不能像加一台服务器那么简单,从而达到无限制的扩张;从社交的演进看,一个群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分化成更多的小群。

重运营是一个短平快,但长期受限的模式,而基于人际关系的社交电商还有两个变体: 拼团 (比如拼多多)和分销(如云集)。

拼团对于创业公司本质就是换一种方式做Growth Hacking(用户增长),从用户角度看没有佣金,而是和朋友一起用更低价格买到东西,而这套模式的瓶颈是公司和用户的利益关系绑定较弱,而且模式更适合三、四线城市(两人团的核心模式成立是三、四线城市的用户碍于面子拒绝朋友买一个十几块的东西)。

而分销模式真正的利润来源是店主,店主如果要赚钱,就需要发展下线,导致产品终端价格比市价高,但不能提供对等的价值,实际销售中是亲朋好友不好拒绝而买的,从长期看,这类平台销售额到 10 亿会出现增长瓶颈。

从长期看,这种模式最重要的是产品毛利高的同时足够好,同时他还需要搞定2个问题:

1)用户是否会持续消耗社交信用?熟人间卖货逻辑是否成立?

2)如何应对来自中央/地方政府和社交平台(微信)的监管

较好的解决方案是,提供足够好的产品,同时基于单品推荐的模式,降低用户的罪恶感:用户看到一个自己也喜欢的东西,丢到朋友圈里,赚一点就赚一点,赚不到无所谓,分享一个高级感的东西,至少还能收几个赞。

而弱运营重内容的模式,极有可能做出现象级产品从而一飞冲天,但它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

1)小群的关系链是天然防火墙,企业不可能加进去,内容如何才能穿透并触及无数小群,影响现有用户并触达到外层用户。

2)如何保持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传播,引爆。

要解决这两个痛点,不能寄希望于“All in”一个工具,需要对不同级别的用户,打出一套“PGC / UGC 内容+社群+小程序 ”的组合拳:

1)用PGC(专家生成内容)/UGC(用户生成内容) 的内容提升品牌势能,建立信任感,最终沉淀用户。

2)用优质内容的文章嵌套小程序,增强沉浸感,实现轻量级的快速转化。

3)从长期可以考虑提供一个有更多SKU的小程序,延伸深度用户的LTV(生命周期总价值)。

线上流量的瓶颈与下一个风口

很多人之所以忧虑微信公众号流量下降,是基于这套逻辑:他们看到了线上流量成为存量,成为存量也就是没有增长,而线上流量没有增长,那指着线上流量赚钱的企业没有了增长,而企业存在的核心目标就是增长,企业没有增长,那还不如早点关掉公司。

但这样真的是对的吗?这几年出现很多新词,比如裂变、引爆、跃迁,还没搞清楚是什么意思,结果这些概念到处泛滥,这样只能是用一个我不懂的概念去解释另一个我不懂的概念,最后只能是以讹传讹。

所以老中医需要花一些篇幅,把“流量”,“红利”这些词汇的定义先讲清楚,流量用人话说,就是一个人在一件事情上投入的时间,公式是流量=人*时间。

而大家经常说的“流量红利”是什么?举个例子,三只松鼠依靠天猫的流量红利,本质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上天猫,逛的时间还越来越长,如果逛的人多了,停留的时间还长了,怎么着也得买一点把。

流量红利的优势就是低投入高产出,早期吸引流量的成本很低(比如你写篇文章就有一大帮人来看你),最大的好处是这些用户必须会上网,这样刨掉了老爷爷老奶奶等一大群非目标用户。

相当于超便宜的价格,吸引来更多有购买力,同时具有购买意愿的用户,这样投入产出比就很高,就也就是这几年创业公司快速成长的关键要素之一。

而流量红利是怎么来的?红利的原始定义是上市公司进行利润分配时,分配给股东的利润,所以红利的本质是利益再分配,而流量红利的本质是“对流量在线上还是线下的再分配”。

和上市公司的利润不同,流量本来就是存量,回到公式流量=人*时间,由于每个人都是24小时,扣掉8小时睡觉,还剩下16小时,所以核心变量是人数。

中国的总流量,刨除掉超生等隐藏户口,2014年人口普查有13.75亿(含留学生,海外务工),加上 1000万的外国人,乘以时间,则中国的年总流量有 13.85*16*365=80884亿小时。

1979年~2008年经济的核心增动力,就是人口基数大,同时能够提供足够多的新增人口,但现在人口这个变量短期没有本质变化,所以流量红利是这80884亿小时哪些给线上,哪些给线下。

30年前没几个人会上网,但2000年初有的小朋友能上网玩游戏,有一部分流量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这就是第一批流量红利。

如果你在09年前后用手机上网,真是慢的要命,但iPhone出来以后,大家可以在路上玩游戏,刷淘宝了,这样大家摆脱了 PC 机的束缚,有更多的流量转到了线上;真正革命性的是,安卓和微信的普及,让大爷大妈的流量也转到线上。

流量红利,就是更多人花更多时间停留在网络上,只要时间长,就可能产生购买行为,再不济占据了人的时间,用其他的方法赚钱。

这就像一台点石成金的机器,最上面的用户是石头,筛到最后是黄金,前两年大家抱怨用买石头的价格买不到用户了,但现在的状况是他们告诉你“抱歉,石头没货了”,因为能上网的人都已经上了网,不能指望小朋友一出手就能用手机,而一个人上网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很明显你在开会时不敢玩手机。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三大运营商出的公报里,显示7.1亿人每天上3.79个小时网(含手机),听起来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但你仔细一算线上流量只占到了7.1*3.79 / 13.85 / 16 = 12%,即使是触网的这群人也只占了3.79 / 16 = 23%。

互联网在中国兴起过了20个年头,在这个节点,80% 的时间仍然在线下,也正合了新零售的背景“线上收入只占了20%”,所以到了这个节点,我们看到了线下结合技术手段,尝试更加精准的洞察用户,打通线上线下,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完成更加精细化的用户运营。

但对于你来说更重要的问题是 “下一个风口是什么?”,从技术角度看,老中医认为下一个流量入口可能是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机器人,成立的逻辑是降低进入虚拟的门槛,把虚拟和现实糅合在一起,从而延长用户的使用时间。

但换一个视角去看,其实预测风口并没有什么必要:

1)首先我们很难预测的准:如果回到 2010年,绝大部分人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是视频、游戏,没人想到最后杀出来的是微信。

2)风口真出来了谁都看的到:我们复盘微博、微信时发现,在那个节点谁都看得到,只是谁敢更快的站过去。

3)风口是追不上的:从TMT到今天,一年一个风口,等我们知道 – 研究 – 跟进,就已经是下一个风口了。

预测长期风口对于投资机构是有意义的,但对于一个食品创业公司,你的产品是食物,而不是下一个微信,对于希望借助风口的人,与其花很多时间找一条一飞冲天的捷径,不如专注于产品,保持对风口周期性的扫描,比别人稍稍早一点知道就好。

想要成为风口上的猪,消息灵通从来都不是最关键的,在模糊情况下敢于决策才是最为关键的。

发散思维:最近小程序、多平台运营都有了成功案例,公众号APP也马上要出了,但我们在这块的观点是,不需要预测风口,因为我们是预测不了的,等风口真的出来的时候,也没有哪个是傻瓜,机会来了赶快站过去就好了。

既然风口还没有来,我们最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把产品做好?如何把手里的牌先打好?

线上流量的潜在红利:非直接转换

在最近的长线用户研究中,我们观察到潜在用户的共同趋势:他们像一只待在树洞的小动物,对宏大叙事不感兴趣,越来越倾向于私人化的生活,但偶尔也要钻出来看看这个世界和上次看到的是否一样。

这非常直接的反映在流量分配上,刨除工具型应用外,他们花了大量时间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垂直领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如Ins、旅行、宠物、美食、相同喜好的社区)。

而他们对宏大叙事缺乏兴趣,但他们需要周期性的确认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还在客观值,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些价值中立的意见和观点,帮助他们修正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而这意味着创业公司可以做2件事情:

1)优化购买决策的网站:如知乎、百度、小红书、什么值得买。

2)PGC / UGC 的垂直平台:图片社交、美食、宠物、旅行、社区。

前者的场景类似用户搜索“有什么让你好吃到哭的美食”,如果你的产品进入了榜单的首位,会产生极强的导流能力。

后者的场景第一种打开方式类似前者,更有经验的人告诉你这个准没错;另一种打开方式是,你在Ins上逛来逛去,这个品牌给塑造了一种潜移默化的生活方式,虽然不一定会直接购买,但在某个节点可被触发,而且更加持久。

想起来王兴那句话,对未来越有信心,对现在越有耐心。

当目标用户的流量趋向于非直接转化,创业公司的核心问题是否有耐心,削弱一部分的直接转化,为用户营造体验感更好的场景,使用户在触发点被迅速触发,变成一个细水长流的生意。

下面是我们认为可能有机会的地方,等待你去试验:

1)虽然合作意向未知,但协作软件是一个用户和使用时长增长迅速,且与目标用户重合度极高的生意。

2)95后 / 三、四线城市人口等未进入主流视野的人群,他们在玩的应用可能是一个好生意(第一次看到快手,拼多多的时候心里都是崩溃的),在用户访谈中,我们发现他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高于初入职场的白领,而且未来有一天他们也会长大,可能转化成目标用户。

3)今日头条等分发平台增长迅速,核心风险是基于三、四线城市人群,对产品调性需要有非常好的把控。

结论

在前文中,我们从“阅读量=公众号打开量+朋友圈转发量+好友二次转发量+其他” 入手,分析了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和打开率下降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从公众号,我们进一步推导了线上流量红利消失的原因,并给出了看不清风口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获取非直接转化赢得增长。

但回到最根本的一点是,食品创业并不是一个技术驱动型的行业,它更接近于“模式创新”,即使有一个很厉害的技术,技术的快速扩散也会迅速填平你的护城河,大部分的食品不具备成瘾性,也很难成为用户需求唯一的解决方案,所以用户增长和背后对用户的了解才是你真正的护城河。

与其去思考风口是什么,不如好好打磨你的产品的同时,去观察你的目标用户每天在干什么?在关注什么?

你要去思考如何更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你要去思考怎么能够让他看到你的产品,把打动人心的产品和服务带给更多人。

本质上,这是一个关于食物与人的行业,所以从现在开始,懂人心、通人性。

来源:FORC未来吃货

作者:老中医

提示:

*本文经FORC未来吃货(ID:FORCfoodie)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原文标题:趋势|风口都到养蛙了,何时才轮到你?

*投稿与商务合作,联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 网易创始人丁磊:互联网美食家

  • 从Instagram到微博,社交网络如何影响餐饮业?

  • 一场互联网+的餐桌变革,为何东方不亮西方亮

2018 Hello Foods Prize

Hello Foods Prize是一场针对国内食品饮料创意新品的鉴赏大赛,由FBIF组委会策划主办,企业及学生均可报名参与。专业组接受在2016年8月1日-2018年2月28日间上市的食品饮料新品,而学生组“新生代”则由在读大学生进行饮料定题设计。两个参赛组别最终均要求提供样品以便评委现场品鉴打分。赛事评审团由来自旺旺、农夫山泉、可口可乐、康师傅、星巴克、乐纯、芬美意、利乐、杜邦、益普索、灵笛斯的研发及市场总监组成。参与业内同仁的交流与学习,赢得一份权威的行业背书,收到更多展示新品的机会……迎接真正的创新考验,您准备好了吗?

/ 微信群 /

添加王淼(Bill Wang)微信:FBIFwang,申请加入CEO、CMO、首席研发官、食品综合、功能性食品、代工、茶饮料、特医、婴幼儿、巧克力、啤酒、乳品、营销、添加剂、餐饮、饮料、休闲食品、宠物食品、研发、设计、包装、新零售、调味品等微信群。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创意文章

餐老板资讯网,为全国餐厅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饮经营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饮经营资讯,学习更多的餐饮营销、管理、外卖、装修,采购等经营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网络转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187814.html

(0)
上一篇 2018年2月5日 22:34
下一篇 2018年2月6日 07: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