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在酒桌上,得罪一个山东人



走亲访友加聚餐,是过年少不了的活动。


几个人桌上一凑,喝酒吃菜,拜年团圆。


既然说到酒……


就不能不提山东人。


知酱灵魂制图(下同)


山东人的酒场,那都是神仙打架。


酒量不到一斤的,早就被判定为“战五渣”,只有被灌到趴下的份儿。


酒量过一斤的,也得拼技术,拼喝法。啥时候婉拒不喝,啥时候开闸放水,山东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技巧。


如果你是外地人,来山东过年,那劝你不要轻易走上酒桌。


一位外地网友的心声 / 微博


站着走进去,极有可能会被抬回家,在门口鞋柜旁睡一宿。


两手还抱着一只拖鞋称兄道弟。



1


山东人到底多能喝?


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每一个山东人都是喝酒的代表。


说不清酒量多大,反正就是巨能喝。


《妻子的味道》里,山东婆婆靠喝酒镇住了全场。


韩国16度烧酒,一登场被评价成“水一样,没味。”


碰上陈酿,喜爱之情毫不掩饰。


山东婆婆碰上好酒,直接吹瓶 / 《妻子的味道》


山东小伙也同样实在,出席活动的张继科,直接一口闷。



张继科出席活动现场喝酒 / 微博


据调查,72%山东网友在年夜饭桌上,喝的白酒超过三两35%更是达到半斤以上。


稳稳占据全国第一


一项全民记录每日酒生活的调查中,山东也登上榜首


根据计算,山东人均每天摄入纯酒精相当于4瓶啤酒的量,每天解酒,粗略估计都得五个半小时。



山东人喝酒 / 广东卫视


各地大大小小的酒厂遍布全省,几乎每个地市都有自己的酒品牌。


某运输网站发布的一月份酒类产品运输报告,山东也以绝对的优势占据运出量第一的位置。


就冲这产酒量,山东人能喝的劲儿全透出来了。


1月酒类运输量省份排名 / 货车帮平台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的张海斌副教授,出差回来写了一篇《安徽归来不喝酒》。


这之后被人移花接木换到山东,接着《山东归来不喝酒》刷爆网络。


改后的第一句是这样的:


“总算从山东回来了,而且是活着回来。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山东归来不喝酒,五岳回乡倦登峰”,这句话名副其实。


在山东,能在酒桌上排上号的,默认是白酒,喝啤酒都上不了台面。


据说山东人最大的妥协就是:算啦算啦,换啤的换啤的。


轻轻松松十几瓶下肚,就跟玩儿一样,一点都不醉。


啤酒最多算是家常便饭的陪衬,或是烧烤摊大排档的饮料。


一位网友的心声 / 微博


最靠近名啤产地的青岛人,也从不讲究对瓶吹啤酒,而是像这样:


直接拿塑料袋接散酒,全当晚饭的佐料了。


青岛,路人提散酒路过 / 视觉中国


不能喝白酒的人,算不上好汉。


记得知酱在山东,见过有一位大叔馋酒,开席之前非说口渴,自己就在角落里多喝了两杯。


大概半斤的量……


更有一位长辈,在席间表示对大家的敬意,说要一口一杯。


一共七八位宾客,他硬是八口喝了八杯。


大概3斤的水平。


这种场合让外乡人对山东人的酒桌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真的不能和山东人喝酒!



2


山东人的酒场

门道多


其实山东人喝的白酒,度数并不大。


相对北京五十度浓烈的二锅头,大多山东人的酒场,以三四十度的白酒为主。


但一场酒席下来,少说也要耗两三个小时,期间十几轮地喝,也抵不住持久战。


这么长的时间,里面必然有些门道。


实际上,作为“无酒不成席”的山东酒席,对待酒的规矩和技巧,相当之多。


首先是座次规矩。


坐席之人分为陪客和宾客,夹杂坐在一起。陪客负责敬酒,宾客负责喝酒。


一般来说,正常的酒席是“四陪四宾”的规格,其间也有小客。


山东酒场座位图 / 知酱自制


这些位置的排列,标明了主人与客人的地位、重要程度。


如果一屁股坐错位置,是要惹大家笑话的。


此外,喝酒也有一定的规则。


俗话说“酒过三巡”。主陪各敬三杯酒,大家一起喝下,接着副陪再敬三杯,最后三陪、四陪各敬一杯,三巡才算完。


在这个过程里,鲁中鲁西地区一般是“六次一杯酒”,讲究小口喝、次数取胜。


但是胶东地区的喝法,就比较凶猛了。


他们讲究“三二一”,第一杯三口喝完,第二杯两口,接下来都一口干。


要知道山东的酒场上,从来只有大杯。


靳东回济宁老家时喝酒场面被上传至网络中,我们可以参考一下酒杯的大小。


靳东回乡与老友


接下来便到了个人之间单独敬酒的环节。


这也是每场酒席最有意思的步骤。


为了让在场的人能够尽量喝酒,山东人往往要想尽办法劝酒。


最常见的方法是说祝酒辞


“六六大顺”“十全十美”那都是基本路数。


“看人下菜”才有门道。


对着做生意的老板,说声“生意兴隆,咱俩这得干一杯”。


对方当然要给面子,碰杯喝酒。


对着一起来的重要客户,说声“倒满干了这杯,项目给你拿下”。


客户大喜过望,一定一口闷下。


对待父母认识的老朋友、老长辈,说声“我们小孩儿,给长辈端个酒”。


长辈不能驳年轻人面子,要重重碰个杯。


用祝酒辞的方式进行劝酒,可以简单攻克对方的酒杯。


更甚者还要当心,饭桌上鱼头鱼尾的位置。


在山东,这也是可以拿来劝酒的。


若宴席中,刚好上一道鱼,鱼头或鱼尾朝着你的位置,不好意思:头三尾四。(鱼头喝三杯,鱼尾喝四杯)



青岛国际啤酒节一分钟速饮比赛 / 视觉中国


如果硬要想灌醉别人,这里也有技巧。


比如在别人喝完后,立刻拿起酒瓶倒满,一边倒一边说:“一杯不能表示情意,咱俩得再点一点。”


再招呼另一个同伴过来:“大家都跟您喝了,您不能不给我面子!”


大家齐上阵,不怕灌不醉。


为了防止这种“你把我灌醉”的场景,许多人还钻研出许多应对方法。


常见的有喝完酒吐在茶杯里、拿手绢吐酒、吃解酒药等。


很多山东人已经摸透了喝酒的规律,一般会在和第一杯酒前吃些东西垫肚子,起到胃里挡酒作用。


真正有酒力的人,也会加快自己上厕所的频率,开闸放水。



3


山东人的情谊

全在酒里


山东物产丰盈,粮食产量大,各种酒的制作方法,很早便已形成。


各种证据表明,早在2500年前,山东各地就有饮酒的习惯。


至今很多人家中,还有自酿的粮食酒。


山东临沂,早春家酿白酒 / 视觉中国


因为酿酒时间长、技艺精湛,许多酒品牌远销国内,世界上也有良好的口碑。


电影中对山东酒的喜爱 / 《银翼杀手》


韩国歌星神童,在一档综艺节目中也反复强调:


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山东。


综艺《Battle trip》


对酒的执念,凝聚在山东漫长的历史之中。


“酒是粮食精”,搁在过去都是上好的物品。


自然,豪爽淳朴的山东人,要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客人与朋友。


同样的,作为孔孟之乡,山东自古讲究“礼”。


作为古代祭拜、宴会行礼的重要工具,酒很早之时便被山东人内化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酒场上各种规矩和礼仪,也就不足为奇了。


山东,祭海大典 / 视觉中国


将最多、最好的酒拿上来,你喝三杯我也喝三杯,是每个山东最大的礼貌。


而对不少老一辈来说,喝酒成了一种习惯。


就像广东人喝粥、山西人吃醋一样,早已融进了生活。

酒,渐渐成了交友的媒介。


六十多岁的五哥,小酒馆开了22年,他说现在一杯挣几毛钱,干不了啥。


只是自己若不干了,老酒友怎么办?


青岛大叔卖啤酒22年,每年卖出6千多桶酒,当地人用塑料袋装酒 / 二更


小酒馆,成了这些老友的据点。


时间长的,还放了自己的杯子,上面都有各自的标志。


喝的是酒,也是情绪。


青岛大叔卖啤酒22年,每年卖出6千多桶酒,当地人用塑料袋装酒 / 二更


当然,酒虽好,也不能贪杯。


点到为止。


特别是过年期间,酒只是突出年味、烘托气氛的工具,万万不能将它作为席上的主角。


讲究喝出品质,喝出享受,而不是以量取胜。


呷口好酒,与友人碰杯,说说心里话。这样的年,才有滋有味。


走亲访友,迈入亲戚朋友家,主人嘿嘿笑两声,拿出多年的窖藏:


“来点儿?”


“来点儿。”


“我随意,你也随意。”








网易公开课招聘新媒体内容运营坐班实习生,工作地点北京,三餐免费,提供班车、下午茶。长期招聘线上约稿作者,单篇稿费300-1500元。点击招聘即可查看。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年度好课推荐,限时3折起


餐老板资讯网,为全国餐厅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饮经营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饮经营资讯,学习更多的餐饮营销、管理、外卖、装修,采购等经营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餐饮总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35191.html

(0)
上一篇 2019年2月25日 21:30
下一篇 2019年2月25日 2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