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汤鱼在贵州火成这样,会是餐饮业的下一个爆品吗?

酸汤鱼贵州名菜,江湖早有其传说,但大多数人是只闻其名,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相比于漫山遍野的川菜,黔菜在全国的门店可谓凤毛麟角,不少在外打拼的贵州人想吃上一次正宗的家乡味,必须在所在城市“翻箱倒柜”,最后还可能因为“不正宗”,自个儿从家“打包”原料,自己动手。更不要说诞生连锁品牌了,即使在酸汤鱼的家乡贵州,也极少有连锁酸汤鱼品牌。

而亮欢寨,一个存在了30年的品牌,又是如何在这种背景下一步步做大的?它能给酸汤鱼的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亮欢寨,原名“凯里快活林酒家”,1986年亮欢寨董事长吴笃琴,因为跑运输的丈夫经常带回乡下的鱼,鱼肉鲜美,自家又吃不完,不想浪费的吴笃琴就想着,把这些鱼做成最家常的酸汤鱼。

没想到客人一吃就惊艳了,酸汤鱼也成为快活林的金字招牌。2002年,快活林更名亮欢寨,也正式开启了酸汤鱼的另一种存活方式。

到现在亮欢寨拥有5家门店,不要小看这个“5”,亮欢寨每个门店均是单独的一栋苗寨最特色的木质吊脚楼,2~3层,装修多用各种苗族银饰、蜡染,以及贵州各种少数民族物件,门前有足够举行篝火晚会的“场坝”。

还有进门必喝的拦门酒,身着苗族服饰服务员的唱歌敬酒,可“点播”的苗侗团结舞、打糍粑、篝火晚会……

▲苗族传统迎宾礼仪——拦门酒亮欢寨

几年下来,亮欢寨已在无意中掌握了现代餐饮的环境氛围烘托,成为本地人聚餐、请客、会友的必去,外地人吃到贵州美食,感受贵州文化的一站式餐饮门店。

但这些都不是亮欢寨能走下来根本原因。亮欢寨的杀手锏在于大众化,既拴住了本地人的心,也抓住了外地人的胃,这在众多贵州本土酸汤鱼品牌中,显得难能可贵。

1

吃一锅酸汤鱼,既简单又难

贵州是高原山区,在交通不便的当年,一座大山就能隔绝山两边的人,从生到死,这也让大山两边,任何调料都能出现多种口味。

就拿做酸汤鱼的酸来说,著名的凯里酸汤鱼主料是白酸,用糯米、面粉等高温发酵而成;黔南等地则主用红酸(也叫毛辣酸),用毛辣果(一种很小、很酸的野生西红柿)、辣椒、醪糟等制成。做成酸汤鱼后,口感大有不同。

▲黔东南白酸

到底什么是正宗?吃惯了红酸的说白酸不正宗,吃惯了红酸的说白酸不正宗,而贵州吃酸汤鱼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各品牌口味都不尽相同,每个品牌又都有其忠实粉丝。

而贵州本土品牌,基本从未“走出去”,也就难以把握外地人的接受度,同时它们也贯彻着贵州的传统——守好自己一亩三分地便是天堂,只求服务好一方乡亲,不怎么考虑为“外人”改良,做出来的口味自然难以称得上大众化。对外地人来说,遍地酸汤鱼,吃哪家就成了大问题。

2

抓住本地人的胃

平衡红白两酸,亲和口味

但亮欢寨改变了做酸汤的“执拗”,依靠多年经营中积累的经验、食客的反馈,平衡了汤底中红酸、白酸的比例,中和了“酸味纯正”的白酸,和“酸辣鲜香”的红酸中,不做那个极端,显得非常“亲和”。

▲准备开始腌制的红酸

无论爱哪一口的本地食客,都能在汤底中找到“吃惯”的酸味,虽然味道不那么浓烈,但也不会觉得另一种酸味太突兀。

把民族特色菜都做到上乘

平衡了两种酸的味道,虽然是在重新构建特色,但对一些食客吃惯了“极端”的味蕾来说,味道有点不够了。

如何拴住这些人的心呢?亮欢寨选择让食客一次吃到多种口味优质的特色菜。

这有什么难的?很多地方菜不都这样做的吗?难就难在调料。

少数民族喜欢就地取材,在物质匮乏年代几乎无所不用,使用多种调料入味、提味,也就衍生出了油辣、糟辣、酸辣、糊辣、酱辣、腌辣、泡辣、糍粑辣、盐酸、虾酸等数十种酸辣调料,每一款都是特产…… “国民女神”老干妈就是典型的贵州油辣代表。

而各型辣椒,搭配不同的食材、烹饪方法,又能做出味型各异的辣,可谓一辣一格。

▲在贵州,每一款辣椒都是特产

而且贵州是多雨潮湿的山区,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之说,这种天气成就了调料的腌制,也对调料的保存提出了要求。

就拿酸汤鱼的酸来说,只要在保存上失之毫厘,做出的酸汤鱼就差之千里,如果“生花”或跑味严重,酸汤鱼甚至会出现一股……“屁”味,其他调料也是如此。

而要同时hold住这么多原调料,几乎是件集大成的事,成本偏高,能做到的并不多,偏偏这些调料多是酸汤鱼的配角,很多小店并不十分在意。

▲酸汤鱼汤底的配料

这就给了亮欢寨机会,就像木桶理论,决定蓄水量的不是最高的木板,而是最矮的那块。亮欢寨的各种特色菜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整体味道却在上乘,而且种类较全。

这也就迎合了亮欢寨的人群定位——聚餐、会友、请客。

贵州人喜欢在此聚餐,味道不错,管你爱吃红酸白酸,都能接受,各种特色活动也很好玩;久在外地的贵州人回家,可以在这儿一次性解一解乡愁,不用到一家店只能吃到一种特色菜;这里还是宴请外地朋友的绝佳去处,既让人吃到贵州饮食,也能深入感受贵州文化。

3

栓住外地人的心

因为菜品多、口味亲和、装修别致,还有特色活动,亮欢寨也成了旅游团喜爱的场所。

改良过的汤底显得更有包容性,很多外地人第一次吃,也不会觉得“刺激”,既能贵州本地人的需求,也顾及了外地人的口味。

▲亮欢寨部分产品

将民族特色发挥到极致

到贵州旅游,除了高原山水,很多人就是冲着少数民族文化,苗族飞歌、侗族大歌、芦笙舞、蜡染、银饰、牛角崇拜……

亮欢寨每个店门外的“场坝”,常会上演拦门酒、对歌喝酒、芦笙歌舞、打糍粑、篝火团结舞等特色活动,亮欢寨还有自己的芦笙歌舞队,整个寨子都是贵州在外地人心中的记忆点,也难怪贵州人自己如此喜欢在亮欢寨宴请外地朋友,省事儿啊,各种民族文化一站解决。

▲亮欢寨中还原苗家对歌饮酒

4

酸汤鱼离“出山”还有多远?

看到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说,烤鱼、小面当年不也是“有品类,无品牌”吗,现在不也走出了几个大众品牌。

其实对烤鱼、小面来说,只要有优质原料,有个会炒料的大师傅就能大概率出品,但相比于辣椒、花椒等,酸、糟辣、盐酸这类调料的保存、运输要更难,而且成本更高。

一是因为这类调料的酿制有一定季节要求,二是酿制有一定周期,不能立马使用,如果一批酸出问题,那么酸汤鱼这道菜,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就不能上了。

▲酸汤锅底

像广州的高温,对做酸、存酸都是挑战,很多从贵州当地做的好酸,经过长途运输、保存,也很可能变质,影响口感,导致很多食客觉得,“没有在贵州吃的好吃”。

当然,这样的问题不是没有解决方案,只不过需要投入大量资本,从后端供应链入手,从原料上保证口味,但贵州少有能承担这种研发工作的企业,而这样的投入对贵州政府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除了没有代表品牌,这些也都在阻碍着酸汤鱼这个品类在全国树立品牌、大众化扩张。

虽然现在看起来,亮欢寨在算个大牌,未来会不会向外省扩张我们还不得而知, 但至少它已经在尝试,它的红酸、白酸在供给自己门店的同时,开始小批量对外售卖,证明它在生产、保存上实现了一定规模化。

让酸汤鱼走出大山,有从内突破的,也有从外打入的。

在北上广深,其实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贵州菜品牌,比如北京的贵州大厦,上海的黔园贵州菜,广州的黄果树。

▲北上广的贵州菜

只是这些品牌大多还停留在单店、双店阶段,虽然生意不错,却一直无法连锁经营,包括亮欢寨,我们到现在都无法将它定义为连锁化经营。

还好,我们已经看到一些较成熟的黔菜餐饮品牌,在尝试规模化生产,并小有成效,随着贵州逐渐突破群山的阻碍,酸汤鱼大众化,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写下这部分标题,其实更多地是想把这个问题留给做酸汤鱼品牌、黔菜品牌的餐饮人们。

编辑 | 红餐网_白唐(图片来自网络,非商用)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图)

↓↓↓



内容交流 | 请加微信:hongcw66商务合作 | 电话/微信: 18026395830

↓↓↓点击“阅读原文”

餐老板资讯网,为全国餐厅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饮经营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饮经营资讯,学习更多的餐饮营销、管理、外卖、装修,采购等经营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红餐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126379.html

(0)
上一篇 2017年2月13日 21:17
下一篇 2017年2月13日 22: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