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西贝、喜茶同时做了一个动作,餐饮人你怕了吗?

作 者 丨徐 剑
转 载&商 务 VX 丨 135 1107 5531

   核 心 看 点  




1. 海底捞和西贝为什么同时选择下沉市场?
2. 海底捞的面卖9块9,赚钱吗?
3. 西贝能不能靠33道菜,杀入国际市场
 
消费升级一直是众多餐饮人谈论不停的话题,而行业内的一些大牌,却悄悄的做起了消费降级的战略。

在2019年的下半年,海底捞悄悄的开了一家餐厅,叫做“十八汆面馆”,这家面馆产品的最低定价是9.9元,其他产品的定价也就是十几块钱。

我相信很多餐饮人都在思考这些问题:海底捞为什么要去做一个定价这么低的面馆?到底它还有的赚吗?还是只是在试水?

没想到西贝呢,在今年却跟海底捞不谋而合,也在涨价风波以后推出了“弓长张”这个快餐品牌,西贝的贾总说我们只做33道的现炒快餐,只限数量,不限品种,川湘鲁粤都可以炒,我们要用快餐的业态去打国际市场,因为中餐未必能让我们真正的国际化,但是快餐却有机会让我们成为一个国际餐饮巨头

其实西贝的这个法,当前在麦当劳、肯德基身上是已经验证了的,因为他们全球也有数万家门店。所以如果贾总想要实现十万家店铺的梦想,那么快餐毫无疑问是最佳的选择。

但是问题来了,33道现炒快餐,真的能够让他成为全球品牌吗?真的能够打破西贝没有快餐基因的这个坊间传闻吗?


西贝和海底捞,

为什么同时选择了下沉市场?


作为西贝和海底捞来说,都是人均在100元以上的企业,那么他们都同时选择了下沉市场,背后是有怎样的战略思考呢?我们今天来做一些简单的市场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餐饮的三个维度的基本划分。

 1  品牌档次决定能开多少家店

第一个维度,是品牌档次上的划分,决定了品牌的发展规模。

我们可以把中国的餐饮市场分为三个档次。粗浅的来说可以区分为高档、中档和低档。高档我们可以看作是人均消费200元以上的餐厅,中档我们可以看做人均消费在80-200元之间的餐厅,低档可以看做是人均60元以下的餐厅。

那么这就很明显了,海底捞和西贝以他们的产品,以及和同品类之间相比的定价来说,并不算便宜,所以60元以下基本上与他们没有关系,同时他们又不算高档的餐厅,所以我们可以基本上把他们理解为中档的餐厅。

那么,既然海底捞和西贝在国内处在中档价位当中的话,那么未来当海底捞和西贝的发展规模遇到了瓶颈,比如说目前西贝已经开店接近400家,同时南方市场的扩张还需要时间,同时还需要持续教育消费者的认知,可如果西贝的规模达到500家,它的发展速度将会变得很缓慢。

而对于海底捞来说,在国内已经开到了700多家店,这种情况下品牌的国内开店数量已经趋近饱和,海底捞也需要更多的业绩增长渠道。当然如果是跳出餐饮,他们可以考虑新零售渠道,但而对于开餐厅本身来说,毫无疑问要拓展第二条增长曲线出来。

因此他们同样需要思考要么在同档次当中再做品牌,要么去做升级市场做高端,要么去做降维打击,在下沉市场寻找机会。

高端市场一直不是海底捞和西贝想去重点打的对象。因为高端也就意味着你的发展规模会受限,店数就会有限。而海底捞和西贝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下沉市场,是基于对未来发展瓶颈的考虑,尝试在人群更广、覆盖面更大、流量更多的低纬度市场,持续的发力。也正如西贝所说的更有机会走向全球规模。

其实这个战略的方向,西贝和海底捞也都不止一次尝试过,比如西贝之前做过很多次尝试,例如燕麦面、麦香村、肉夹馍、酸奶屋等,那么这次又是做现炒快餐,这也证明西贝对于下沉市场从来没有放弃过。

这中间我想多说一点,很多人认为西贝之前尝试了这些品类,放弃以后就一定不会再做了,并且证明了他没有快餐的基因。

其实我并不这么认为。什么是基因呢,基因这件事情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但是餐饮行业的基因本身是完全可以培养的,当西贝至今已经尝试了六七年的快餐训练之后,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西贝已经初步具备了快餐的基因。

所以我想在西贝未来不断地做快餐过程当中,也是一定有机会重新拿起像肉夹馍等品类,再做出两个到三个快餐品牌来,再以此来做全国布局和国际化的发展。毕竟西贝的综合基础在那,只做一个快餐,就有过于浪费西贝良好的产品基因了。

另外,海底捞在快餐上的尝试也不只一次有过动作,例如无论是之前的U鼎冒菜,作为一个休闲快餐属性的冒菜品牌,后来被海底捞全资收购。还是海底捞投资的海盗虾饭,这样的一个以小龙虾为主打的快餐品牌,还是一直到目前的十八汆面馆等等,海底捞也不断的在快餐业态和品类上去做尝试,这种尝试也是希望可以打开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的。

 2  城市等级决定开店数量和人群定位

第二个维度,是城市等级的划分,决定了发展的规模和消费群体定位。

城市等级划分背后代表着规模的上限。

例如以海底捞和西贝中档价位在全国去发展的话,势必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在一线城市能够开多少家店?二线、三线能开多少家店?店开到什么时候算到头呢?

一般要用翻台率来参考。所以海底捞如果翻台率从5下降到4.5,最终达到 4的话,可是目前也还没有达到4的话,是依然可以开的。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在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下,一二线城市的数量,是远远不及三四五线城市的数量的。可是如何获取更多三四五线城市的消费者呢?

就像麦当劳主攻一二三线城市,而华莱士主店铺会在二三四五线一样。我们假设华莱士是麦当劳旗下的一个下沉市场品牌的话,那么我相信现在麦当劳在中国的优势将根深蒂固。

因为它以人均消费30-40元的价位去打中端市场,汉又以人均消费15-20元左右去打下沉市场,这个品牌的根,就将会扎得非常的深。

所以站在规模化的角度来说,三四线城市势必是大牌企业达到一定程度了之后,所需要思考的第二条业绩增长曲线所在。当然,难道海底捞去做低价位的小海底捞么?西贝去做低价位的小西贝么?肯定都是不合适的,这就是品牌的定位属性和品类的问题了。

 3  不同业态和品类,在多档次和多城市发力

第三个维度,就是选择不同的业态与品类,更适合品牌在多档次和多城市发力。

海底捞本身做的是火锅业态,他收购的U鼎冒菜这个有这火锅基因的品类,与自己的品类属性是有着一致性的,而投资的海盗虾饭属于米饭的品类,其中的原材料也是可以通过海底捞的供应链来解决的。

而这次做的十八汆却属于面馆类的业态。在海底捞的店里,我相信面食类产品所带来的销售肯定是比米饭所带来的销售要高的,因此我也相信海底捞在面食的供应链上也是比较出色的,而对于面食口味的变化,不管做成麻辣的面,香辣的面,还是番茄面等等,我相信海底捞都有比较雄厚的研发基础和生产条件,因此选择做面食也是较为理想的。

而对于西贝来说也尝试过面馆,例如燕麦面。但是也尝试过米饭,比如麦香村。还尝试过小吃甜品,比如说肉夹馍。那最近又选择了在米饭上继续生根,那对于西贝这样中餐型的企业来说,这个选择肯定也是相对更合适的,这也是一种基因的传承。


海底捞把面卖到十几元钱甚至9块9,

真的有赚吗?


对于海底捞做这样的面馆来说,我相信即使没有十八汆的存在,市面上也大量的有定价只有几块钱甚至十几块钱的面馆存在,所以市场当中首先是有存活的案例的。

其次对于海底捞来说,门店的加工生产水平要求很低,流水线出来的面食又通过配送到门店的情况下,可以大大降低门店对人力的要求。

并且海底捞的规模化采购,也可以让他的采购成本大大下降,所以它就会变成类似于麦肯一样高效的品牌。

加上海底捞的子品牌的背书,同时在租金成本和租赁期上获得很大优势,所以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只不过呢,在这个地方,我也想多说一句,海底捞未来如果真的想把这个快餐事业做大做强,十八汆这个名字肯定不是一个好名字。

在一定程度上让人难以理解,并不像海底捞一样朗朗上口和通俗易懂。所以取这个名字,我相信也只是海底捞掩盖耳目,这个店也不过是海底捞不断打磨产品和模式的一个测试店而已,相信店铺设计也不会是未来发展的标准店型。


西贝能不能靠33道现炒快餐,

杀入国际市场呢?


我本身是有所怀疑的。虽然我并不怀疑西贝的快餐基因已经初步建立,毕竟已经在快餐领域打磨了至少五六年。

但这是一个品类选择的问题。我们且不说33道的数量是多是少,但是最重要的是现炒所存在的问题。

无论你怎样的标准化,也不可能标准到全部由工厂制熟到门店直接加热售卖的程度。

这个33道现炒的定义,一定是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人员在锅内把原材料进行炒制而成。

所以到了门店,就要解决人的技术、培养相关的问题,所以我想,或多或少这对西贝国际化发展会带来制约。

如果西贝的目标只是在国内开几百家甚至上千家,我认为有可能实现,但是几千家,甚至像麦肯一样几万家,我表示担忧。

毕竟中式现炒快餐,能不能去到欧美市场上成为主流快餐,对欧美国家的消费者进行中餐的教育,目前看来还是有难度的。

当然,我本人内心是特别希望,贾总真的能够把中式现炒快餐带到欧美发达国家,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我们的产品,让中餐在国际美食的舞台上发扬光大,我相信所有的中国餐饮也都会倍感自豪的!


海底捞、西贝同时出手,

中小餐企感受到威胁了吗?


大品牌向来有风向标的意义,我们不得不考虑大牌餐饮的下沉打法,对中小餐饮企业会有怎样的影响。

但我认为,我们只需要略作警惕,然后长期观望即可。

大牌餐饮的动作,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节奏要慢,每一个品牌的诞生,都是对企业的资源的消耗和时间的消耗,很多时候不见得行业会给我们机会重来一次。

大企业的出手更是讲究“思考谨慎,出手迅速”的打法。对目前的海底捞和西贝来说,还处在思考模式、打磨产品的过程当中。想要快速进入市场,形成规模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国内很多老牌快餐品牌,在所在区域早已深耕多年,品牌优势和消费者心智的占领成都不容小觑!而对于众多夫妻小店来说,从来跟大牌相比,胜出的都是产品的味道和性价比,以及一些多年积累起来的顾客、邻里的情感链接,而不是服务和成本。

所以相信海底捞和西贝即使切入这个市场,他们的对手肯定也是规模化的品牌,而不是想要去取代小型餐厅。

以目前的快餐市场而言,规模最大的是老乡鸡,店数已经达到800+;还有很多店数过了300家的品牌,例如乡村基、真功夫、阿香米线等等。

如果以规模而言,这些头部快餐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都非常低,哪怕是头部品牌肯德基在国内超过6000家,2019年全年业绩大约在400亿左右,在4.6万亿的中国餐饮市场当中,也只占到0.8%,不到1%的份额。

因此此次海底捞和西贝的动作,无论对中大型快餐企业,还是更小的餐饮,都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我们放下心思,做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总结一下,我们今天从三个维度来做了一次简单的剖析。

一个是档次的维度,你是做上升市场还是做下沉市场。二个是从城市等级的维度,你是做一二线城市的生意,还是包括了三四线甚至五线城市的生意。三个是从品类和业态的维度思考,你是去做自己本品类的相似型品牌,还是去做一个在供应链和技术端更加成熟的赋能型品类呢?

我们在提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也顺带聊一下,关于喜茶这个品牌,喜茶前不久推出了一个主打下沉市场的品牌——喜小茶,人均只有十来块钱。

如果用档次维度而言,作为喜茶来说,它的茶饮消费档次已经是比较高了,可以说在茶饮品类算是中高端的市场。那么同样在城市的等级和规模的维度上,喜茶目前最低的也只是下沉到二线城市。

但是对于三线和四线,目前我认为喜茶和奈雪都没有足以下沉的能力。但是不能说三四五线城市的市场,喜茶和奈雪就放弃了,毕竟还有包括像蜜雪冰城、COCO都可等等众多的品牌在引领这个市场。

如果再从品类和业态的维度来讲,像茶饮品牌就更加的局限,因为它的供应链无非就是涉及到像水果、奶制品、茶叶、烘焙这几个领域,因此选择做下沉市场、做低价位的话,品类和业态方面几乎没的选,肯定还是茶饮。

无非就是也走了下沉市场之后,是选择直营发展还是加盟扩张的问题。毫无疑问,加盟是拓展几千家最好的路径。

所以当前的餐饮市场鱼龙混杂,一定是有一些低价位的品牌在尝试做一些上升市场,而同样也会有更多的中高端品牌,类似于我们本文所列举的大牌,做一些下沉市场的试探,因为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做“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只有当你在不同档次、不同规模的市场当中获得了更多的市场占有率,你才能提高自己的抗风险和抗击打能力。而同样也能够在市场竞争当中占据更多的优势,获得更多的盈利空间,也从而获得更长远的生存保障。





作者简介:


徐剑,餐易私塾创始人&校长


17年餐饮连锁管理咨询、培训专家,曾担任餐饮集团CEO,管理1100家连锁门店。


著有《开店120讲》《餐饮智慧地图》 


微信号:canyisishu_xujian





   E N D  




餐老板资讯网,为全国餐厅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饮经营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饮经营资讯,学习更多的餐饮营销、管理、外卖、装修,采购等经营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新餐饮洞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5030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14日 16:49
下一篇 2020年5月14日 20: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