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最好的调味品,《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开播(附视频)

↑点击上方“餐饮O2O”关注我们

大年初四,温暖回归


“在飞速发展的当下,每一个人都需要用一种方式守住自己,其实食物是最好的方式。有过一些科学的调研,通过嗅觉和味觉对人的提示,能让人记忆迅速地回到6岁到10岁的童年时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人看到很多食物会立刻想到了家乡,想到了妈妈的味道,想到了厨房。”舌尖三总导演刘鸿彦说道。




2月19日正月初四晚8点,《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在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从2012年推出第一季开始,“舌尖系列”俨然成了中国原创纪录片界的超级大IP,这部作品掀起的收看热潮也是中国纪录片产业“如春”的转折点。


第一集 宣传片


第三季依旧延续透过食物与人物展示中国文化的路数,在“中国味道”里不仅尝到“味”,还要品出“道”。只是随着美食题材节目的日益丰富,以及观众审美情趣的提高,《舌尖三》将以更年轻、更国际化的视角展现美食,并且开垦更多衍生话题。


所以在最新一季中我们既能看到一份陕西水盆羊肉背后的匠心传承,也能体验辣椒从观赏植物变身食材背后的饮食文化变迁融合,还能了解灶、刀、坛、锅、盘、碗等美食器具的故事。


这个由不少“90后”组成,甚至加入了欧洲“外援”的制作团队,希望让人观众为美食垂涎,为故事流泪的同时,也了解到中国人是如何一口一口“吃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01

食物、人物、文化,还是一个不少


“舌尖系列”的成功,在于抓住了“吃”这个人类的共同话题以外,更得益于把“吃”这件再日常不过的生活体验,解读出了人情、人性,生活观、价值观,甚至是历史、文化,成为了解中国与中国人的一扇窗。


在第三季中,这样的叙事风格被延续下来。“食物、人物、文化,是第三季一开始就定下的关键词”,刘鸿彦介绍,为了将这三个元素结合的更为生动紧密,剧组耗时 10个月,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115个拍摄地中,将400多道美味纳入镜头。


爱是最好的调味料”,在对300多人的采访中,类似质朴鲜 活的表达不时涌现,让剧组感动。他们用航拍、延迟等技术镜头捕捉中国佳肴的极致之美的同时,也试图挖掘出根植在食物背后的文化魅力与精神认同。


在对300多人的采访中,类似质朴鲜活的表达不时涌现


“陕西水盆羊肉”是入镜美食之一,在这道看似平淡无奇的家常美味背后,展现的是一个父子两代人传承技艺与匠心的温情故事。在陕西一家水盆羊肉店中,店主老白定 下这样一个规矩——开店前必须亲自品尝羊肉汤的味道,味道不合格就不开门。


这样的坚持让店铺中的水盆羊肉的口味几十年如一日地传承下来。佳肴的味道与烹饪 技巧背后,是中国人对火候的理解与坚持,我们的今天不正由这样一个个渺小又伟大的“坚持”所塑造?


挖掘平凡食物的前世今生,普及趣味知识点,亦是第三季的看点。在某一集中,辣椒的食材演变史便颇具看点。原来,辣椒在数百年前曾是江南人家的观赏植物,后来辣 椒向西迁移,才开启了自己在中国菜中的“食材生涯”。与人一样,食物的“迁徙地图”中亦包含着融合与创新。


辣椒是一个小小的切口,食材的流变让观众得以在全球视野下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与文化的流变,进而对人与食物的关系有进一步的理解。


食物、人物、文化,是第三季一开始就定下的关键词


02

话题、班底、音乐,都在升级换代


六年前,《舌尖上的中国》的出现让美食题材纪录片成为香饽饽,这部作品的拍摄手法与旁白设计也一度被同类作品争相模仿。如今,没有了“唯一性”的优势,观众 的审美与期待又在不断上涨,这给第三季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继承前两季的优势之外,针对新审美的创新升级在所难免。


《舌尖三》的创新从其涵盖的话题中就有最直观的体现。这一季的八集分别讲述了器具、宴席、厨人、小吃、点心、食养、时节与融合等话题。其中的器具、食养、宴席 与融合都是之前未曾涉及的话题,导演说,想要通过展现更多与美食相关的“衍生话题”,表现中国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拿器具为例,中国有“美食不如美器”一 说,然而在以往的美食节目中,器具却是被忽略的存在。《舌尖三》为“器具”专开一集,将灶、刀、坛、锅、盘、碗等食器的故事搬上荧屏。


相比前两季,舌尖三涉及的话题面更广


与前两季相比,这一季的拍摄团队也更为国际化、年轻化。摄制组中出现了一些老外的身影。在外国人眼中,中国食物奇在哪,美在哪?他们又如何将我们熟悉的食物拍出新意与陌生感的?这些细节“彩蛋”都隐藏在第三季的镜头语言中。


除了内容呈现与镜头语言之外,一些细节也在更新换代。比如,每一集的片名都会从“说文解字”的角度切入——每一集都会根据主题,选取一个合适的汉字为名,把对字的追根溯源与食文化进行结合。再比如,前两季非常成功的配乐也将迎来创新,民乐与现代元素将进行巧妙融合。


03

 “器具”打头阵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舌尖3”首先与观众见面的是主题为“器具”的一集,节目中讲了锅、刀、灶、案、笼、坛等器皿器具,排在第一集打头阵播出,出乎很多人意外。



对此,总导演刘鸿彦介绍,《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在传承前两季节目格调、气质的同时,以创新开拓的精神,开发出了“器具”、“食养”、“宴席”、“融合”等新的创作主题方向。


食物是中国人感知和把握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式,“舌尖3”希望探索的是在这条发展之路上,中国人是如何一点点吃成了今天的样子。第三季的节目完善故事,强化人物,强化食物背后的文化,既近观食物之美,又远眺文化渊源。


从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迁徙与融合,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器具”正是一个全新挖掘的方向。


“器具”的分集导演骆永红则表示,“器具”放在第一集,是因为所有的食物再精美,它的源头离不开灶、离不开锅,离不开从食器到盛器。开篇明宗义,“器具”阐述的就是中式烹饪术的过程,而这样一个清晰的脉络,会展现不一样的一些东西。



四川名厨兰明路既是片中人物,又作为观众第一次看了节目。他认为,一般大家评论美食都从“色香味”等角度来评价,很少特别关注过“器”。


“舌尖3”用第一集来讲各种烹饪器具,从而讲烹饪技巧的发展演化,从厨师的角度和厨师对器具器皿的感情来讲,很能引起共鸣,而且器具的不同的确对食物的不同味道,以及烹饪的不同方法,都会产生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节目把器具与美食联系起来讲,让美食更加有味道,既看热闹,也看门道。


04

 美食器具不仅承载食物

更承载历史文化


骆永红导演表示:器具跟食物密不可分,比如,节目里的铁锅是三万六千锤锤打出来的,手把和锅是一体的,适合厨师翻炒,它的不沾锅这个特点,就用了九转大肠、清水炒鸡蛋这两道菜表现出来。


在《齐民要术》里面提到两个炒菜的技法,其中一个就是炒鸡蛋,名叫“炒鸡子法”,后来因为篇幅和内容的原因没有纳入节目。这个铁锅和炒菜的关系,不仅体现在成就了鲁菜,还体现在因有铁锅才有了“炒”,“炒”在中国烹饪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烹饪术里面有54种炒法。


到了宋朝的时候,铁锅也好、炒菜也好,都特别普及。宋朝的饮食文化是一个高峰,当时铁锅也得到认可,因此它和我们老百姓的餐饮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总导演刘鸿彦介绍,“器具”这一集,形式上是讲器具,但实质讲的是中国的中式烹调术。只有先有了器具才有了后面的美食,所以它也是所有美食产生的基础。


比如铁锅、菜刀,后面表现的其实都是中国那种烹饪的技巧,像蒸、炒,讲的都是中国特别独有的一些烹饪技巧,包括像泡菜,都是以器具这样一个形式来体现,是上升到了中式烹调术,上升到了文化的层次上。



05

 器具背后的工匠和工匠精神


 “器具”一集除了表现器皿和美食,还通过镜头和故事讲述了器具背后的人。骆永红导演谈到:历史是由什么组成的?离不开人。制作这些器皿的人是我们镜头需要去表达的。器物最关键的是它跟工匠、跟工匠精神相关,跟它里面所附着的这种情感相关。


骆导深刻地感受到,片中人物甚至会有一种偏执感,就是专于一事,他们有一种精神,一个是能够沉得下来、守得住,一个是能够创新。


总导演刘鸿彦也表示,工匠精神是永远不会落伍、不会过时的。传统的东西,和匠人身上特别优秀的品质,是值得被保留的。


像石锅,虽然靠纯手工制作很难满足大众需求,但还是希望能让大家知道我们国家也有特别好的东西,也希望更多的观众了解我们的优秀传统,这也是一种文化,器具上的文化。



06

 万物皆有生命

你会真实感受它的存在


谈及拍摄第一集,给导演留下印象最深最震撼的画面是什么,骆导回答:到兰明路家泡菜贮存的地方,那个场景是最震撼的。那里的声音就像我们所看到的,我们的镜头不仅仅贴近来,其中也有中景镜头,包括泡菜坛吹出来的泡,它是自然的发酵过程形成的,力量很大,此起彼伏。


这里“咣咚”,那里“咣咚”,甚至泡菜坛子上扣的大盖碗都会被这种力量掀起来!之后录音师专门在深夜录制,我们知道最好的声音还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那里面真的让人觉得十分震撼!


当然那个震撼不仅仅是几百个泡菜坛子在窑里面所带给你的视觉震撼,还包括发出的声音会让你感觉到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就跟片中另一位人物张宏说的一样,“泥有泥性、人有人性”。万物皆有生命,这种感觉十分真实。



07

爱是最好的调味品


 “舌尖3”第一集节目里除了器具和美食,大家对节目里出现的人物故事印象也很深,这也是“舌尖3”着力的一个方向。对此,骆导讲道:做纪录片,矛盾、冲突、情感这是一个纪录片的生命。

为什么大家嘴里总说故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并不是说菜有多么奢华,而那里面的记忆正是你情感的记忆。这里面所有的关联,器物、食物,一定离不开情感,离开了情感,片子也不成立了。

比如说到铁锅,通过其背后的故事,呈现的并不是一口锅,而是有一种更加厚重的东西蕴藏其中。这里面的锅,一定不仅仅是一块铁皮,而是它背后让人内心触动的故事。故事只是一个载体,实际上最重要的呈现是情感,让人触动的也是情感,这是关键。

在“舌尖3”的总宣传片里,有一句“金句”:“爱是最好的调味品”。这句话来自于第一集的兰明路。兰明路平时工作繁忙,很少给家里做饭,有一次难得抽出时间在儿子生日时为家人做了顿饭,家人非常感动。这让兰明路体会到:“爱是最好的调味品”。



刘鸿彦导演总结道:“爱是最好的调味品”,它不光是兰明路一家人从家庭关系的角度来理解美食,也是我们在做“舌尖3”节目创作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的。无论是美食背后的人物故事,还是美食背后人与人的关系,还是美食背后的传统文化,爱都是调出最好味道的佐料。


舌尖三多角度地阐述了人与食物的关系,关乎着我们每个餐饮人,欢迎评论区留言!


– END –


来源 | CCTV舌尖上的中国

整编 | 餐饮O2O—小贝



7大现象级餐饮品牌深度解析

餐饮O2O案例式新书发售

更多精彩干货

点击关键词,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选址 | 运营 | 产品 | 定位 | 营销 | 组织

外卖 | 快餐 | 茶饮 | 烧烤 | 日料 | 小吃

创新故事会 | 匠心故事会 | 行知研习社

西贝 | 九毛九 | 胡桃里 | 松哥 | 老板恋上鱼

餐饮法律:餐饮法务官 | 餐饮灯光:石客照明


中国餐饮精英交流学习社群

合作/投稿/咨询等,欢迎骚扰O2O君!

电话/微信号:13332662349

餐老板资讯网,为全国餐厅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饮经营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饮经营资讯,学习更多的餐饮营销、管理、外卖、装修,采购等经营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餐饮O2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51399.html

(0)
上一篇 2018年2月20日 22:26
下一篇 2018年2月20日 23: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