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的商家牌匾标识将不再“一刀切”,北京已开始行动

大街小巷的牌匾标识设计风格要不要进行“一刀切”式的管理?近日提交审议的《北京市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和标语宣传品设置管理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引起了公众的注意。

据《北京晚报》披露,此前北京曾有专门的政策对街头杂乱无章的牌匾标识予以规范,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在实践过程中,一批“千店一面”的店铺牌匾标识就出现在了北京街头。

所谓“千店一面”,远不止一地为然。近年来,一些城市管理部门往往存在着两大嗜好:一是偏好整齐划一;二是对“效率”有着极高的追求。由于偏好整齐划一,所以动辄要求建筑颜色一致,勒令店铺统一牌匾标识风格,又因为对效率有着极高的追求,所以经常是一夜之间城市就仿佛换了一个模样。

或许管理部门的初衷是好的,但其效果却不太乐观。人们对“千店一面”乃至“千城一面”的非议就证明了这一点。

《人民日报》曾经刊文批评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乱象:“东拼西凑、照抄照搬,大中小城市如同个头不一的‘一母同胞’。城市模样雷同、呆板,火柴盒般的‘水泥森林’遍布神州大地。一眼望去,各个城市几乎是清一色的高楼大厦和千篇一律的市政风貌。”可谓切中肯綮。

整齐划一未必就能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而且从商业发展史的经验来看,各具特色的店铺招幌、牌匾原本就是企业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代表着一种商业文明。上个世纪20年代,一位英国学者踏访北京城的大街小巷,收集店铺招幌百余幅,在专著《中国招幌》中留下了珍贵的图文资料,并就各类招幌的形制、色彩、寓意和历史背景进行了考察,至今仍被认为是研究北京的一本名著。

招幌、牌匾中也有文化。正是基于对“千店一面”的质疑,同时为了回应企业和社会的关切,北京市人大开始了立法行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发现,现行规范对商业街区的牌匾标识设置管理尺度过严,既不美观,也不利于营造商业氛围,因此在条例草案二审稿中作了针对性的修改。

媒体注意到,牌匾标识设置强调“个性化”和“特色”是二审稿的核心。摒弃“一刀切”,转而追求个性化和特色,就不能不注重不同街区的不同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不能不注意广告、牌匾等各种标识是否与城市景观协调相融,当然,更重要的是要给市场主体一定权限,发挥其能动性,勇于创新大胆设计,避免区域内牌匾标识的同质化。

“一刀切”一旦成为历史,首要受益者当然是企业,尤其是在消费者中具有较好口碑的企业,因为独特的标识有利于提高其在茫茫市场中的辨识度。如果企业各呈巧思,这些标识多数都能成为艺术品一样的存在,其社会效益又该有多大?

也许有人担心放开权限,假若一个店铺胡乱设计怎么办?这种担心其实是多余的——一个尊重消费者、富有进取心的企业,会拿出奇丑无比的标识来“自黑”?这样的概率毕竟太低了。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北京晚报

-END-

编辑丨程三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成本太高,海底捞也坚持不住,宁被顾客骂也要取消这项免费服务

北京一餐馆店长拒不居家隔离,被判有期徒刑八个月

哈尔滨一食客吃自助自带塑料袋打包鲍鱼、螃蟹,老板气得直哆嗦

原创文章,作者:职业餐饮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221921.html

(0)
上一篇 2021年3月13日 17:16
下一篇 2021年3月13日 17:1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