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创造出90亿神话,她是如何成为内地餐饮行业女首富?



她做过财务、外贸,一路折腾,总想找到一个不赊账、赚快钱的行业。偶然一次异国吃面,她一脚踏进餐饮业。她靠着来自日本的拉面白手兴家,用了八年时间坐上了中国餐饮界的头把交椅。


此外,她的公司市值一度高达90亿,如今已开了800多家分店,而她更是多次成为胡润餐饮富豪榜的女首富。


她是潘慰,味千中国的创始人。



01

家境贫困,靠自学成才


1969年,潘慰出生于山西太原。小姑娘从小非常懂事,5岁不到就帮妈妈洗碗、洗衣服。一条打补丁的蓝裤子一穿就是8年,直到最后蓝裤子补成了花裤子。

 

由于穿得朴素,在学校潘慰是丑小鸭,“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没有发小一起玩。不过,潘慰却并不在乎,她经常扎进爸爸的书房里,一个下午都不挪窝。

 

1987年,就读高二的潘慰跟随父母来到香港,一家人挤在不足30平米的“鸽子笼”里。


1988年,考大学前夕的一天深夜,潘慰迷迷糊糊听见妈妈叹气“孩子要考上了大学,几万块学费可怎么办?”爸爸很乐观,“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再说卖一次血就能得好几百块。”

 


那天晚上潘慰躲在被窝里哭了整整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就跪在爸爸面前“打死也不上大学了,我自己学!”一家三口抱头痛哭。

 

后来,潘慰找到一家旧书市场,找到几本《会计基础》、《市场营销》等英文旧书。要说还是好人多,看着潘慰从小口袋里费劲巴拉掏出一把几分、几分的毛票,小老板手一挥“妹子,好好学,就当大哥做公益了。”

 

书是淘到了,可是,几乎零基础的潘慰要看懂那些晦涩的管理理论,谈何容易,第一关的语言就过不去。不过,潘慰没有灰心,每天雷打不动的就是看半个小时电视新闻。仅仅半年后,她就能大概看懂书中的意思了。

 

不过,光在家啃书本,潘慰心里过意不去,她就去了人才市场“找个工作减轻妈妈负担”。“会记账吗?”“会”,“会出报表吗?”“会!”人力资源问什么,潘慰都是满口答应“为了早日赚钱,豁出去了。”

 

一个星期后,潘慰就进了一家食品贸易行做财务。可她哪里会记账?没有办法,潘慰就自创符号“记下账目往来”,确保每次汇报能对答如流。一到家里,她就翻书恶补,搞到后半夜也要把账目一条条理清楚。

 

要说潘慰真是聪明,三个月后竟然就能独立做财务报表了。


02

果断辞职,自己做食品贸易

 

1990年夏天,老板派她和一个销售去内地收购玉米“要确保玉米质量”。


随同的销售就是做做样子,但是潘慰死心眼,到了佛山一个村子,全村50多户人家,她真就一家一家吃生玉米“比较产品质量”,结果当晚肚子难受,最后还是含着消食片确定了购买数量和价格。

 

不算账不知道,一算账吓一跳。“老玉米每斤0.5元收购进来,简单加工包装后出售,价格就到了1.5元”半年后,潘慰果断辞职“必须自己做食品贸易。”

 


没有货源怎么办?潘慰就到山西沁县等地的农村挨家挨户收小米。一年以后的1991年,她就结识了一批来自山西、陕西等地的农产品供销商。

 

食品贸易,潘慰一做就是4年。

 

到了1994底,潘慰第一次积累了500万的积蓄。刚想喘口气,不料1995年春节当潘慰把120吨植物油送到宜昌一家粮油公司时,400万货款却没有按时收回。


结果账上资金一下子吃紧,导致当年二季度的土特产收购都没法下订单。

 

03

拿下味千拉面的香港及大陆代理权


1995年秋天,潘慰参加香港的日本商业考察团。那天,她在九州岛熊本街转悠,看到一家拉面店门口排满了人,潘慰好奇,也挤过去排队。最后等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吃到一大碗“味千拉面”。

 


一个日本人能把拉面做得那么正宗,潘慰动了心思,“能不能做国内的味千品牌代理?”找店小二一问,“味千拉面”的老板叫重光克昭。


为了从竞争对手中取得代理权,潘慰亲自带着味千拉面的重光社长,来到深圳的工厂作了一番考察,介绍自己在内地的资源和优势。考察之后,社长对潘慰信心倍增。

 


很快,潘慰一举拿下了味千拉面的香港及大陆代理权。1996年,第一家“味千拉面”在香港铜锣湾开业。


04

“味千拉面”日流水高达60万

 

开业前一个星期,潘慰印制了1万份广告传单,“出租车的哥8折优惠”。结果,一开张就涌过来2000多名的哥,中午排起1000多米的长队,当天就卖出1500多碗拉面。

 

“10元吃饱,20元吃好” 味千拉面一下子成全港的哥首选午餐,到了年底实现了60多万的盈利。此后,潘慰趁势又开了15家门店,“味千”很快在香港站稳脚跟。


1997年春节,潘慰组织员工去内地旅游。在深圳世界之窗,临近中午,潘慰一行转悠三、四圈也没找到能填饱肚子的食物“我饿,别人也饿,不如在这里卖卖拉面。”

 

第二天,潘慰真就租了3辆手推车,6人一组在公园里叫卖。结果当天小推车被挤得水泄不通,只好请来保卫维持秩序,负责配菜的潘慰手指关节都磨出了水泡,“偷空数了排队人数,起码不低于200人!”

 


那个春节7天小长假,潘慰的拉面流水达到了20万“平均一天卖出2000碗拉面”,等于到深圳白吃白喝白玩一趟。

 

回到香港,潘慰决定在内地开店,于是1998年6月,第一家“味千拉面”开在深圳华强北路,与肯德基、麦当劳相毗邻。

 


开业第一个月,每天前20位顾客享受半价优惠,华强店很快就火了,每日流水高达60万,当年实现净利润150万。这边深圳华强打响第一炮,那边潘慰就被胜利冲昏了头,此后4个月就开出5家店。

05

在瓶颈阶段,自己革自己的命

 

好景不长,三个月以后,那5家店却一家比一家悲惨,最好的一家一个月都要赔12万,半年以后,“味千”拉面更是门口罗雀。

 

怎么回事?潘慰把自己关在南山寺思考了半个月,出关后她决定下狠手“自己革自己的命”。

 


首先是要保证味道正宗。重光在日本经营“味千”30多年,凭的就是汤“一碗汤要经过30多道生产流程,光原料生产厂房就占几十亩地。”

 

所以,潘慰决定投资1000万做原料加工,“再造中央厨房”。资金不够,就盘出去香港4家店,最后还差钱,潘慰就跑到深圳一家银行,把给父母买的养老房抵押贷出100万。

 

从此,原料随用随取,瓶颈一下子解决了。

 


接下来就是改变服务模式。起初味千门店规模都不大,只能容纳二三十人进餐,品种也少。2000年7月,潘慰陪同父母去深南中路西餐店,突然蹦出个新想法“为何不在味千店里融入西方快餐式服务?”

 

此后,“味千”就成了介乎中餐与西餐之间的休闲快餐,“既具备西式‘饭等人’的特点,又具备中式的口味与营养”,潘慰一口气把5家味千门店规模扩大3倍“可容纳100多人同时用餐”。

 

效果立竿见影,深圳的那5家门店当月就扭转局面,1999年盈利超过200万。

 


最后是菜品不断创新。当时一个怪现象就是“新开张的门店前3个月都是顾客盈门,就是兔子尾巴长不了,此后一月不如一月”。怎样才能留住顾客、吸引回头客呢?

 

潘慰开出的药方就是菜品不断推陈出新。“每半年更换1次菜单,每年菜品更新率达40%” 。

06

味千上市,制造出90亿估值的神话


2001年,味千拉面挥师东进,在上海淮海路开出第一家店,此后全国遍地开花。至2007年,味千已在全国40多个城市开设200家门店。

 

不过,潘慰却一直对风投敬而远之,“味千并不缺钱,不需要接受投资稀释股份”。直到2005年,潘慰偶然间看到一篇有关“福记快餐”的报道,她动了心思“福记能把快餐做成几十亿的规模,味千为什么不可以?”

 


于是2006年,潘慰决定上市。

 

2007年3月30日,味千中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潘慰凭着一碗拉面制造出90亿估值的神话,个人身价也飙至50亿,她也一举打破内地连锁餐饮从未在香港上市的僵局。

07

带领“味千”

朝着多品牌餐饮的方向发展


到了2014年,“味千”门店已有600家。

 

此时,正赶上餐饮外卖的风口“一个电话就能叫来好吃的,谁也不愿意出门”。于是,潘慰果断调整方向“将目标锁定外卖业务”。

 

2015年7月底,“味千” 以6000万美元投资百度外卖,虽然股权不到10%,但仅过半年就为公司带来7.46亿港元的盈利“这步棋走对了!”



尝到甜头后,潘慰将400家门店全部接入外卖服务,进驻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并在上海、北京开设专门提供外卖餐品的门店。


同时,潘慰还准备进军低端拉面市场,“筹备定价10元以下的拉面连锁模式,做出一款便宜好吃的拉面来。”


到了2016年,“味千拉面”开出662家连锁,共有5家原料加工厂。


到了2018年,“味千拉面”的门店已经扩大到800家了,这发展的速度大都是取决于潘慰的决策跟判断能力。

 


除了拉面产品,潘慰已在广州推出日式炭烤连锁“味牛”品牌,并在上海、北京推出日式甜品“麻布十番”。

 

显然,潘慰正带领“味千”朝着多品牌餐饮的方向发展,让我们翘首等待更多美味降临吧! 


往期品牌回顾
 

新辣道创始人李剑 | 湘鄂情创始人孟凯

阿兴记创始人刘英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

王品创始人戴胜益 | 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

餐老板资讯网,为全国餐厅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饮经营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饮经营资讯,学习更多的餐饮营销、管理、外卖、装修,采购等经营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饮,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yu88.com/67960.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2月20日 13:06
下一篇 2018年12月20日 18: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